- 去这家博物馆一窥攀枝花建设者芳华 川报聚焦-川报攀枝花

| 去这家博物馆一窥攀枝花建设者芳华 川报聚焦-川报攀枝花刘继芬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四川日报记者 杨琳
原标题:走进博物馆一窥攀枝花建设者芳华
《四川日报》2018年3月9日 14版
原文如下↓
5.1万余人次,这是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在春节期间接待的游客量。让馆长莫兴伟有些意外的是,这些游客中,很多都是攀枝花市民带着亲戚来的,“攀枝花是移民城市,很多市民的亲戚来攀过年,他们就会带着亲戚一起来博物馆。”攀枝花,这座因三线建设繁荣起来的城市,透过一座博物馆,得以窥见昔日建设者们的芳华。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周良 摄
肩挑背扛创奇迹
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而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博物馆里,有1万多件实物、2万多张老照片、上万分钟的视频,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
一张“席棚设计院”的照片中,五六十名设计者挤在一间简陋的席棚里,四面透风,设计者们两两相对而坐,桌子的大小刚好能放下纸、算盘等工具,中间只留有一个狭窄的过道,席棚上方挂着“攀枝花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的横幅。“人们就是靠着如此简陋的环境和设备,设计出攀钢厂址的规划,设计出科学、庞大的钢铁基地。”莫兴伟说。 
最让人震撼的,当数馆内一个1.5米高的石碾0度终极幻想。“这是修路初期用来压路的,要五六十个人才拉得动。”莫兴伟介绍,因为那个时候要先把路修通,为后面的建设打下基础,但是大型设备还没有进来,只能人工用铁锹、洋铲等工具,肩挑背扛。
博物馆里的标语,更是当时建设者们的真实写照。“白天杆杆压,晚上压杆杆”“守山餐,伴山眠,风梳头,汗洗脸。”……当时的生产生活环境之艰辛,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建设者们战胜种种困难葫芦娃修改器,才创下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创新攻克“呆矿”、打破传统设计建设“象牙微雕”钢城、突破“地质禁区”建成成昆铁路等系列奇迹。

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的建设者们。王东 摄
坝坝电影受欢迎
在博物馆里,有很多普通劳动者使用过的实物,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三宝”,即草帽、手电筒和水壶,“当时几乎人手一套。”莫兴伟解释说,“攀枝花日照时间很长,所以草帽是必备的。最 开始没通电,经常晚上加班加点生产,所以手电筒作为光源是必需的。建设初期用水非常困难,他们往往随身携带军用水壶,备上一天的水,走到哪儿渴了就喝一口。付瑞亭
博物馆里还保存有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拷贝胶片,红旗牌电影放映机等。“三线建设时期,最受建设者们欢迎的是看坝坝电影。”莫兴伟回忆道,当时片源非常少,放的电影主要是《地道战》《鸡毛信》《平原游击队》等。放映队只要到哪个区域,就会在中午通知大家晚上要放电影,等到下午还没吃饭美女宝典,老人、小孩就把家里的凳子搬出去占位子。“放映队的同志们几乎是连轴转,今天在攀钢三八列车,明天又去攀煤。后来沙先贵,放映队只好扩编,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最多时候的20多人。”

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们看坝坝电影。王东摄
馆内文物多为无偿捐赠
三线建设博物馆2015年3月3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而此前从2014年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文物征集。作为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主题博物馆,馆内文物多为无偿捐赠的。
得知文物征集的消息,攀枝花市各个部门都非常支持,特别是参与过三线建设的老同志,非常积极地到博物馆来捐赠文物。莫兴伟记得,“有一个80多岁的老同志,走路都困难熙园山院,开馆后,侄女搀扶他来到博物馆,说他还有好多好多东西,搜集了以后给我们送过来,让我们很是感动。”还有一名老同志退休后在上海居弃绝下堂妇住,他很热心地联系了其他老同志,自发地进行文物征集。“去年通过他们,征集到100多件实物和图像资料,非常有价值。”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里的文物。王东 摄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