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也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果文物会说话-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

| 古人也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果文物会说话-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
点击上方“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可以订阅哦
哪一种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哪一种文化绵延不绝、气势磅礴?
毫无疑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维系民族精神,
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深厚滋养。
光阴不可逆转,
但通过一件件宝贵的文物,
我们可以追寻历史沧桑,
探索岁月留痕,留住文明根脉。
在这些不动、不言的
瓶瓶罐罐、金石铁器身上,
始终闪耀着
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光。
仁德
古人也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初的达沃斯年会上,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习近平给出了闪耀着中国智慧的解决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思想上的“飞来峰”,而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许文强原型。
自古以来孟凡鹏,中国人就追求“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从孔子的“泛爱众,能亲仁”,到孟子的“亲亲而仁民,吴旻霈仁民而爱物”蒲熠星,再到习近平多次赞誉的近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将终生安乐、天下太平的“仁德”作为每一个个体的共同价值追求,这种思想传统,正是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思想支撑。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告诉你,从古至今,“仁徳”二字,一脉相承。“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韩非子·解老》
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
01
君子如玉
佩玉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夏商时期一直被贵族阶级所垄断,到春秋战国之际,用玉习俗已较为普遍,其时人们认为玉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因此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之说,玉以其温润内质和悦目外观来体现身份地位、约束行止,谐和体貌,已经超出本身自然属性,成为美好事物与高尚人格的重要载体。
佩玉复原示意图“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说文解字》”
七璜组玉佩,西周,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此组玉佩由7个由小至大依次递增的玉璜,间以左右对称双排两行红玛瑙珠、绿松石等串联而成,璜上饰有夔龙纹,玉佩上部与玉项饰连在一体庞加莱猜想,玉项饰由串管、红玛瑙珠及最上部的玉龙纹饰构成。这件七璜玉组佩,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出土时置于死者身上,成为人体的主要佩饰。以璜为主要构件连缀而成的联璜组玉佩在西周中晚期盛行,这件组玉佩上端以玉璜封口并与项饰配套,为研究西周晚期的佩玉制度提供了实证。
白玉舞人佩,西汉,1986年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
王子午鼎,春秋,1978年淅川下寺出国墓地M2出土
“王子午”是楚庄王之子、楚国令尹。此鼎为七件列鼎之一,造型精美合度,气宇轩昂,其刚健挺拔的姿态,繁缛神功的装饰,充分反映了楚文化特有的艺术魅力。器内壁及底部有铭文14行84字。大意是: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述说王子午自己施德政于民的业绩,并教育子孙以此为准则。
02
儒家之“仁”
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重视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念的思想文化体系卢美美事件。汉朝将儒学立为官学,设太学为传授儒家经典的国家最高学府,从此以后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教育和中国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仁”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认为,人应具备对“仁”的永恒追求。
辟雍碑拓片
辟雍碑记载了西晋皇帝及太子三次莅临太学的史实。洛阳太学创建于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后屡经扩建铁匠波尔卡,至永建六年(公元131年),太学生达三万余人,历经东汉、曹魏、西晋三百余年,规模之大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熹平石经残石拓片
为统一经学版本,减少传抄中的谬误,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密战峨眉,蔡邕参校诸体文字经书,以隶书书写经文及校勘镌刻石碑顶级跑马牧场,立于洛阳太学,历时9年秦皇岛一中,共刻《尚书》、《周易》、《仪礼》、《论语》、《诗经》等6部儒家经典于46块石碑之上,后世称为“熹平石经”,这是古代最早的官定儒学经书版本。
撰稿:闫睿
策划制作:河南文化信息中心
(注:转自河南博物院)
hbvolunteer
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义 务 讲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