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如何度酷暑? 文化杂谈-玄镜阁

| 古人如何度酷暑? 文化杂谈-玄镜阁
点击关注,胡玄微的国学课堂。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意思是农历七月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暑假七天乐,而在这之前的六月,是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夺命诱惑。虽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逐渐显现,但古代的夏天毕竟没有现代空调设备。聪明的古人是如何度过这炎炎夏日的呢?曲芷含

玄微带你来揭秘雄鹿老板女儿!
1摇扇纳凉
古人称扇子为“摇风”、“凉友”,摇扇纳凉成为了古人避暑的基础方法。
扇子也成为了区分身份的一种象征,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扇起风来轻巧精致;文人在爱在扇面上写诗作画,一派风雅情趣。

而达官贵人则可以享受“人工扇风”,彰显身份。

2青铜冰鉴
古人虽喜饮温酒,但是在夏天小酌冰酿自然是莫大的享受。据《楚辞·招魂》记载:“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意思为: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

那你知道最早的冰箱是什么样的吗?这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我国发明的青铜冰鉴: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豆捞坊菜单,使缶中的酒降温。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制冰的呢?从周代开始,就有了储存冰块的传统。当时宫廷中就挖有冰窖,这时候叫冰井学海网,还有专门负责进行储存冰块的官员。在取冰块前还要进行一定的祭祀行动,然后选择就近的河流,在冬天最冷的时候,等河里的冰已经能够承受人体的重量,就会开始取冰。
为了使冰不容易融化,古人在挖“冰井”的时候,往往挖的很深,一般都建在极为阴凉的地方。并且在地上铺有厚厚的稻草,每层冰块之间更是有严密的隔热措施。当一个冰井装满之后,就会密封起来,开始装下一个,直到装满所有的冰井赖佩霞。

到了唐朝末年姜昆简历,随着道教大量的炼丹,火药开始出现,而终于有人发现硝石除了炼火药还有着其他的特性,就是溶解于水之后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最终形成冰块。
随着硝石的普及,原本属于贵族阶级的“冰镇食品”这才成为了广大百姓都能食用的“夏日小确幸”。

3古代冰淇淋
夏天吃冷饮,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与高司谏书,古人也爱吃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