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是如何系腰带的?既美丽又实用的带钩风尚 服饰-收藏级顽主圈儿

| 古人是如何系腰带的?既美丽又实用的带钩风尚 服饰-收藏级顽主圈儿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小说堪称武侠小说的经典。金庸先生也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小说中嵌入了许多经典古诗词,或描摹如画风景,或抒发豪情,或赞美英雄佳人。诗文的意境与小说内容完美融合,美不胜收,值得品读和收藏!
《射雕英雄传》
1淮村兵后南宋·戴复古1回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射雕》中的第一首诗,江淮一代在金兵侵略后的残破凋敝景象,由眼前的败景联想到这里原来也是有人居住的太平地方。奠定了《射雕》的以家国天下为本位的思想基调。
2瑞鹤仙·赋梅南宋·辛弃疾8回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第八回中,黄蓉第一次以女装出现,给郭靖唱的曲子。为辛弃疾所作,写雪后梅花。上阕写梅花从盛开的风姿到零落,下阙紧承上阕零落后的情感,由赏梅花抒发家国之悲,自己不被重用的无奈和寂寞,与统治者的“瑶池旧约”不能实现,倍感伤心寂寞。黄蓉说她爹敬重抗敌卫国的辛弃疾,黄老邪的忧国情怀应和诗中情感,雪后梅花的美丽又与刚现娇俏女装的黄蓉相辉映。
3水龙吟南宋·朱敦儒13回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千术教学。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纨绔邪皇,可怜无用,钱今凡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郭靖和黄蓉在太湖上游玩时,黄蓉游兴高、心情好,吟唱词的上阕:开篇写江上烟波浩渺,自己从北入南,是迫于国难,情非得已。时光荏苒,年华不再,想到自己居住在故地洛阳时交游的好友,忽觉如南柯一梦。同在湖上的陆乘风听到后,吟唱了词的下半阙,激昂慷慨,甚有气概:写词人报国无门的悲痛,对众多主战的抗金名将不受重用表达了深切的惋惜。想到当初西晋南下灭吴,作者担心金人也如当年一样南下灭宋。而自己只能像当初隐居南阳、关心国家大事的诸葛亮一样,悲吟着《梁父》这首诗过隐居生活。心系国家,面对国仇家恨却无能为力,道尽酸楚。
4小重山 南宋·岳飞13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陆乘风与黄蓉在太湖上谈论诗词投机,便邀请靖蓉二人到归云庄。黄蓉看到墙壁上挂着一幅画,画上题着这首词,为岳飞名作之一。一代爱国名将,壮志难酬。深夜梦回,三更转醒,思平生未能报国遂愿,英雄寂寞,不胜悲凉。
5行女哀辞三国魏·曹植22回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黄药师听信灵智上人、欧阳锋等人的话,误以为女儿黄蓉遇难,仰天大笑,后转凄凉,变成放声大哭。丧女之痛,心胜刀绞,吟唱此诗,寄托哀思。原为曹植哀悼自己夭折的小女儿:上帝赐予人生命,可为何你的生命这么短暂?有的人可以活到白发苍苍,而有的却在母胎中逝去。不久前的悲哀还没有完全消散,新的痛苦却又来临!你像木槿花一样早上绽放,晚上就已凋零,比清晨的露水去得还要快。逝去的生命不能追回,情思变得恍惚。天那么高,又没有天梯让我攀登上去,这种痛恨向谁去倾诉!
6望海潮北宋·柳永23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这阙词是赞美杭州的名作,郭靖和黄蓉听到歌妓吟唱。完颜洪烈和杨康也听到曲子,赞歌声美妙。据说,当初金人看到这首词后,向往南方的美景与繁华,南侵的意愿更浓,书中完颜洪烈也对杨康这么说过。
7九张机 宋·无名氏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先白头,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全词为《九张机》,宋代人所作,作者已不知,引用《四张机》一段表现瑛姑与老顽童周伯通之间的孽缘。经历了情人分离、丧子之痛等人生遭遇,瑛姑未老白头,令人叹惋不已。
《神雕侠侣》
1摸鱼儿·雁丘词 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原词的序言里交代了写作背景:在去并州的途中,有人抓了两只大雁,捕杀了一只,另一只虽然逃脱了罗网,但是悲鸣而不离开,竟然自己以头撞地而死。作者有感于大雁深情阿森纳队歌,把大雁买下来,并把它们葬到一起。《神雕侠侣》中,李莫愁常吟唱这首词,她忍受不了最看重的爱情的背叛,因情生恨,走上不归路。
2诗经·郑风·风雨15回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第十五回,杨过捡起程英撕破的写了字的纸,见上面反复写的只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八个字,不由得痴了。
3赠秀才入军 三国魏·嵇康20回
其九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其十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翁,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杨过与公孙止打斗时,以诗意入剑,剑招与诗意相合,忽而凌厉迅猛,又继以飘逸潇洒,挥洒自如。
4秋风词唐·李白20回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上半部分出现在《神雕》最后一回,华山论剑之后:原著写杨过一拂袍袖,携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原诗为典型的悲秋制作:沐浴秋风,望天边明朗秋月,落叶飘零,时聚时散,寒鸦刚在树枝上栖息下来,就被惊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相思之情难抑,不知何时何日才能相见?用于全书末尾,余味无尽。
《倚天屠龙记》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南宋·丘处机1回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这首词确是全真教的长春真人丘处机所作,用淡雅纯洁的梨花来表达自己超逸尘俗的情志。上阕写梨花绽放的风姿、梨花生长的环境,静谧空灵;下阙用《庄子·逍遥游》中“姑射真人”的典故比喻梨花,更显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在《倚天屠龙记》开头出现,稍改文字,被用作写小龙女的词。小龙女一袭白衣,冷若冰霜,恰与梨花的高洁绝俗十分契合。
《侠客行》
侠客行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用在同名小说《侠客行》的开篇,原诗为李白年青时的作品。李白年轻气盛,崇尚任侠,这首诗追慕古代侠客,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
《天龙八部》
最后,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天龙八部》每回的回目连起来,就是五首词,十回一首!每首词都有对应的主角。
五首回目词金庸
少年游(段誉)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苏幕遮(乔峰、段誉)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破阵子(萧峰)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洞仙歌(虚竹)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糊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水龙吟(萧峰、虚竹、段誉)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一匹头微左扬、昂首嘶鸣的天马,左侧两足后曳、右侧双足前探,腾空疾驰而行,其右后足下的飞鸟回首注目惊视……这件把天马行空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青铜雕像,是上世纪60年代末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古墓的精品文物。1983年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确定选用这尊“马超龙雀”铜像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中国旅游图形标志 新华社 资料图
然而,这个声名赫赫的中国旅游标志,长期以来却为一个名字所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天马”“飞马”“铜鹔鹴马”……这个极其重要的标志物的称谓被杂乱混用,甚至错误称名。文物部门多用“铜奔马”,旅游部门一般沿用社会惯用的“马踏飞燕”称谓,当年官方文件确定的“马超龙雀”的标准说法反而难觅踪影。
记者了解到,“马超龙雀”铜像文物曾巡展欧美14国,这尊集巧妙的艺术构思与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准、且都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东方天马,令诸多看惯了长着一对翅膀的西洋天马的艺术家们叹为观止,被誉为“雕塑艺术的极顶之作”。

4月28日在上海中心展览馆拍摄的展品——铜奔马(马踏飞燕)。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中外交流的日益增进,“马超龙雀”形象越发深入人心,被广泛地用于很多场所,人们对它的来由和意蕴也越来越感兴趣。马是什么马?鸟叫什么名?各种称呼和说法众说纷纭。
最早提出“马超龙雀”称名的文化学者牛龙菲告诉记者,他根据西汉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将其命名为“超越风神龙雀之行空天马”,简称“天马龙雀”或“马超龙雀”,意为行空天马漫步神游星汉银河,风神龙雀蟠蜿蜷曲回首惊视。
记者查阅到,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里,收录了“马超龙雀”主词条,释文称“后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亦非凡马,而是神马,即‘天马’”。
记者查证了解到,起初提出“马踏飞燕”“奔马”称名的考古界人士,之后对命名进行了修正。例如1982年第2期《考古与文物》发表的论文《雷台东汉墓的车马组合和墓主人初探》中,作者初师宾、张朋川专门在“附注4”中说明:“雷台铜奔马问世后,最初称‘马踏飞燕’,后经笔者改订为‘奔马’。但其步法为同侧二足一齐进退,两侧交替,驯马术称之为‘对侧步’,与通常所谓‘飞奔’不同。称‘奔’不甚确切。”
牛龙菲说,此无翼而飞的行空天马以及中国神话中的嫦娥、飞天,有别于西方神话中的有翼天使、有翼飞马,不必扑打双翼,即可随心所欲遨游天际,完美体现了庄子“逍遥游”的理想,是一种高度自由的、超越一切外在束缚的境界。
遗憾的是,记者发现许多从事旅游、文化工作的人士都不清楚这个中国旅游标志的确切名称及来由,不实和以讹传讹之说不少。这些不准确的说法,湮没了原本表达准确、内涵丰富的权威称名,不仅使中国旅游标志的美誉度打了折扣,而且有碍蕴含其内的历史和美学价值的表现及深度挖掘。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把多勋表示,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超龙雀”是规范定义,寓意着中国旅游腾飞、跨越和超越发展之义,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还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国文化在当代全球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体量和位置。
在记者的采访调查中,不少专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提出,杂乱不一的称谓不利于文化的精准传播,也不能确切表达其中蕴含的中国旅游标志的意味,权威机构应对此做出权威规范说明,以推动文化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共进,大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公众号“器晤”
带钩这个小物件,曾经陪伴人们走过四千多年,于腰间演绎着时尚。
带钩 ,是古代一种束带的钩挂用具,已经消逝在历史里。历史上因为需要而创造了它,后来又有新物件取代了它,束带的方式改变了。
带钩成为了历史,也慢慢被忘却,慢慢变成了谜。古代带钩有不少发现,只是带钩的研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主流话题,但它作为一个历史物件,虽则细小,却也不失其要义。

战国束带佩带钩铜造像图
束带矜庄,是《千字文》中的一句,古人将束带看作是一种人生态度乃至修身标准姿势,而带钩又是那时代束带不可少的要件都市大厨仙,所以它的制作与佩用体现出鲜明的时代风尚。
一钩一时代
考古发现的带钩很多,说数以万计并不为过,非发掘品可能更多。对带钩进行分类分期研究,探讨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是中国考古关注的课题之一。
带钩的分类,可从质料、工艺、造型几方面考虑,侧重于质料和造型。
制作带钩的原料以铜、铁为主,也有金、银、玉、石等。在春秋晚期的秦国和齐国已经使用黄金制作的带钩,山东临淄郎家庄和陕西凤翔高庄见有出土。战国早期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有金带钩4件,西汉时期有更多的金带钩发现,江苏涟水三里墩和铜山小龟山就有出土,制作十分精美。

江苏涟水三里墩出土战国金带钩
铜质带钩出土最多,从西周晚期开始出现流行到魏晋时期,以后还有零星发现。铁质带钩在战国早期的秦墓中开始见到,与铜带钩大致相始终。玉质带钩在史前良渚文化中发现十多件,形制不同于周汉。与铜带钩同形制的玉带钩始见于春秋秦墓,春秋晚到战国初的宋国勾敔夫人墓也有出土,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和曲阜鲁墓也有发现。汉墓中时常也有制作精美的玉带钩出土,东晋墓葬中偶尔还有发现。到明清时期玉带钩又有复兴,但并不十分流行。

陕西长安建章宫出土
西汉铁芯多节玉带钩
造型上带钩有型式之分,有学者按带钩大小分型,如长型中有琴形和棒形,中型中有琵琶形,小型中有虎形等。带钩多取动物形为装饰,可依此分作以下几类:
水禽形,钩体似鸭腹形,鸭嘴形钩首,纽近尾端,大多素面无纹。
兽面形,钩体以浮雕和镂雕的兽面为特征。
耜形,以往或称匙形,钩体连接钩颈的一边略为平直,其他三面呈椭圆弧形或多边形,钩颈为略长的杆状,钩体多镶嵌镂错几何纹饰。
这三式带钩形体都不大,均属小型类。

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
战国兽面玉带钩
曲棒形,钩体为比较均匀的棒形,一般都不太粗壮,呈明显的弓形弯曲,大都素体无纹。
琵琶形,全钩呈反琵琶形,钩体大小不拘,横截面以半圆形多见,以长钩为主。
长牌形,钩体呈长方或圆角长方形,一般都比较长大,钩颈钩首细小。
这三式多数形体较大,属大型类。



长牌形带钩
全兽形,钩体满饰雕镂的整体兽形纹饰,有的为神话动物,常见的有蟠龙、卧虎、犀牛,还有兔、鱼、鳖、蜥蜴、鹿、蛇、猿猴等。有的带钩一器饰数兽,制作考究。
异形,凡在钩体、钩首、钩纽方面不同于上述七式的带钩都归入此类,主要有人形、牛首形、双体形、双纽形和双钩形多种。
这两式带钩在工艺上有较高的价值,其中相当一部分或者纯是艺术品,实用价值不高,有的原本就不是实用器。
在八类带钩中,比较常见的是前五式,其中又以水禽形、曲棒形和琵琶形最为流行,数量最多。
从工艺制作上分类,带钩又有错、镂、鎏、嵌、刻之别,精彩纷呈。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场面上彼此都束带挂钩,彼此的带钩又各不相同,真可谓一钩一世界。
腰间变换的时尚
考古发现最早的束带用具,是良渚文化的玉带钩。良渚玉带钩有成熟的造型,仅见于高等级贵族使用,推断它已具有礼仪性质。玉带钩出现后没有在更大范围普及,在中原地区同期文化中没有发现。
文明的伴生状态,有秩序,也有战争。当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军士的装备也越来越规范,皮革用于盔甲的制作,也开始用于腰带的制作。宽厚的革带不能打结,于是发明了勾挂方法,这方法应当是受了良渚人使用带钩传统的启发。金属与非金属的钩应运而生,这样的钩将尾端固定在革带上,使用时勾住钻有孔眼革带的另一端,靠人体的张力束腰。腰带上配钩,这带上之钩就有了一个约定的名字,叫做带钩。
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带钩的使用已经较为普及,经战国到两汉,带钩成为先人不离身的小当家。没有带钩,行军打仗的兵士不会有自在的行动,一般的人众也不会有自在的行动。有钩有带,约束自我,方得自在之身。
腰带制品,当汉晋之际,出现过一次重大的换代过程。带扣逐渐取代带钩,成为束带用品的主打产品出土奇兵。带扣最先是用于马具束带,用于人身以后,更加艺术化了,无论造型与附加装饰都有了明显改变。不过后来这种艺术化的风气不再盛行,带扣大体沿着实用的路径演变,很快就定型下来,定型得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带扣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了。
带钩如果从良渚文化算起,至汉末之时,间断使用了近3000年。如果自春秋初年起算,金属带钩使用了1000年上下。接着带扣用到今天,则接近有2000年光景。上自帝王,下至庶民,在正式场合都不能缺了它,就是这样的小物件,陪着过去的人们自在走过了4000多年。
带钩多为长体造型,前有钩首,背后的中尾部有圆形的纽,钩和纽是连接腰带两端的接点。不过良渚文化的这些玉带钩的规格一般较小,以长度而论,最短的不过3厘米,最长的也只有9厘米多,一般在5-7厘米上下。玉带钩整体造型比较规整,它的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为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
良渚文化的玉带钩应是随腰带横在腰间,钩首向左,使用者是以右手握钩,勾挂在绳套上即可。钩上的带,以钩尾的绳孔看,应属不太粗的丝麻绳之类,一端拴在钩孔上,另一端依腰围大小做成环套,使用时套挂在钩首上。
良渚带钩与周汉带钩之间,有型制上的差异,更有时代上的缺环,我们不知道在这个足有1000多年长的时段里,古中国人是不是普遍用带钩束带,如用,又是什么样子,这也许是中国考古上的一个新的未解之谜。

青铜时代的带钩,可以将始作期划定在西周末至战国早期之间,而流行的开始年代是在春秋中期刚哥哥。
周都洛阳出土春秋中期的带钩,同期带钩还见于北京怀柔的燕墓,山东临淄的齐墓,河南淅川、湖北江陵和湖南湘乡的楚墓,陕西宝鸡和凤翔的秦墓,山西侯马的晋墓,江苏苏州的吴墓,还见于甘肃灵台古密须国墓和辽宁喀左东胡族墓。虽然这个时期的带钩发现的数量不能与战汉相比,但从临淄郎家庄一次出土66件带钩分析,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带钩使用已经比较普遍。
春秋时期的带钩以水禽形为主,也有兽面形、耜形和琵琶形,以小型为多,长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钩体以素面为主,钩纽靠近钩尾。秦墓中见到的一些小带钩有的还没附纽,带钩的一般特征还没完全具备。

到战国早期,出土带钩的地点比之春秋有了明显增加。三晋地区韩魏两地发现带钩较多,其次秦、楚、齐、鲁、燕也有一定数量带钩出土。战围早期的带钩依然以小型为主,除继续见到水禽形和耜形外,新出现曲棒形,见到相当多的琵琶形。最长的带钩近20厘米,有的钩纽离钩尾渐远,一部分带钩的钩纽已移至带钩中部。此期铜带钩一般都是素面,很少附加纹饰。
带钩的鼎盛期划定在战国中至战国晚期之间,出土数量明显增加。三晋地区发现的属于战国中期的带钩不少,在今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出土最多,河北也发现赵国和中山国的带钩。南方楚国使用带钩也比较普遍,在河南、湖北和湖南境内都有发现。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开始使用带钩,带钩逐渐发展到了鼎盛期。
战国中期常见的带钩有水禽形和琵琶形,后者数量最多,凡出带钩的地点几乎都能见到它。其次还有耜形和曲棒形,新出现的有长牌形和异形。钩纽的位置继续往钩体中部移动,多数位于距钩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钩体处,个别秦国带钩的钩纽位于钩体中部,这种现象无论在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早期,都不曾见到过。

战国玉带钩
这个时期带钩的长度有了很大变化。水禽形带钩依然很小,琵琶形大多属长钩类,长牌形带钩以楚墓出土为多,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上,这种带钩可能主要为楚国所用,其他地区其他时代极少发现,时空特征相当明显,它与战国晚期见到的两兽首相背的长牌形带钩不同,后者只见于战国晚期的三晋地区,也相当有特点。
带钩到战国晚期就完全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分布范围之广,数量型式之多,工艺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见的。
战国晚期发现较多带钩的地区有三个:三晋、秦、楚,常见的有水禽形、曲棒形,琵琶形在三晋发现最多,长牌形只见于三晋地区。耜形除见于三晋外,秦国墓葬中也有少量出土,其他地区绝少发现。曲棒形一类长型带钩的钩纽皆在钩体中部,长牌形和琵琶形带钩的钩纽多在距钩尾三分之一钩体处。
秦汉时期是带钩使用的普及期,这是国家统一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带钩流行的主要型式是水禽形、曲棒形和琵琶形,其他战国时代的带钩基本淘汰。带钩完成了定型,除少数艺术型带钩外,制作工艺维持在一般水平。
西汉早期的带钩发现较多,在今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等省区都有出土。主要型式有水禽形、兽面形、曲棒形、琵琶形。琵琶形带钩以窄体多见,以素面为主。
从秦统一到汉初的带钩中,都没有见到耜形和长牌形,它们都消失在战国晚期。西汉中晚期的带钩常见水禽形和琵琶形,以素面为主,制作粗劣,不如前代。这一时期的带钩有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包括琵琶形在内,长度超过10厘米的不多。
新莽时期的带钩主要有水禽形、曲棒形和琵琶形,多素体无纹。东汉时期的带钩亦以这三式多见,钩纽几乎都是在中部或接近中部。钩体以素面为主,很少饰纹。
东汉带钩长短均有,10 - 15厘米长的带钩比西汉时期在数量上有很大增加。东汉时期北起今内蒙古、辽宁,南到两广、云贵,东达江浙,西去玉门关外,都有带钩出土,这是历史上带钩分布最广的时代。

进入魏晋,是带钩的衰落期。西晋时期带钩已不多见,东晋以后更少。洛阳发掘的54座西晋墓,只出1件带钩。西晋带钩以曲棒形发现为多,但它与前代同式带钩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钩纽都在钩背中部并略偏向钩首处,而不是偏向钩尾。过去发现最多的琵琶形带钩此时已不见通天之旅,魏晋时期带钩无论从分布范围、出土数量、工艺制作和种类上看,是很快地衰落下去了。
带钩的出现及其传播过程是怎样的呢?王国维在《胡服考》中,认为带具源于鞍具,“欲知带制,必于鞍制求之”。他这里如果指的是带扣之类,那无疑是正确的,考古见到的魏晋以后带饰有些就很难区分究竟是带具还是鞍具。但他的说法如果也包括了带钩在内,就不尽然了。
陕西长安客省庄春秋晚至战国早期的墓中曾出土三种“S”形带钩,为扁平铜片制成,侧视呈“S”形,两边有凹槽,发掘者认为它们的用途和带钩相似,时代定在战国早期或更早。这种“S”形带钩在陕西凤翔秦墓也有发现,时代都属战国早期。此外,西安半坡也见到一件类似的铁带钩,新近在甘肃马家塬战国墓也有出土,而且制作十分精致。从伴存物情况判断,这些“S”形器作带钩使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它们应是原始型带钩之一种。

大型带钩和小型带钩是同时独立发展来的,虽然它们开始在形体上差异较大,由于用途上的变化,造型逐渐趋向一致,都是钩首、钩体、钩纽合为一体。从实用的意义出发,大小之别始终存在,但是在大钩与小钩之间,并不存在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发展规律。
自中国本土起源的东周带钩,随着时代的推进,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东汉时期分布最广,魏晋以后范围最小。其传播过程分为七个阶段:
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带钩分布的范围北不过辽河,南不到岭南,西及宝鸡,中心在三晋和关中地区。最早的带钩和原始型带钩都是在这里发现的,除长牌形以外,各式带钩均有发现。
战国中期带钩的分布扩大到四川盆地的巴蜀地区,长牌形带钩开始见到。
战国晚期带钩分布范围扩大到岭南地区,岭南发现的数量、种类都比较少。
秦统一到西汉时期带钩分布的北限和南限稍有扩大,北及今辽宁北部(匈奴或鲜卑故地),南到贵州(古夜郎之属),但与战国时期相比变化不甚大。
西汉中晚期带钩继续向西南传播,到达古滇国之域的今昆明附近。
东汉时期带钩在原有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又开始向西北传播,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到达新疆东部地区,这是考古发现的带钩分布范围最大的时期。
魏晋以后带钩分布范围大大缩小,基本维持在早期阶段的范围以内。
前后两个阶段带钩的分布范围都比较小,反映了带钩由始作期,经鼎盛期、普及期,到衰落期的发展过程。

目前999999+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