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房】请不要让春天寂静而来-陕西新闻广播

【夜书房】请不要让春天寂静而来-陕西新闻广播
长安夜书房
我们的记忆有限,而一次阅读就可以是一次内心的复活项茜乔。阅读和人生一样,它是一个不断重新定义自我与世界的仪式。我们的灵魂将从任何能给灵魂带来一丝启迪的书籍中寻找心仪的材料。

此刻的寒冬,有些淡了。我们盼望的早春,有些近了。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春天就这样悄悄地靠近了。今晚的《长安夜书房》在文字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早春的影子吧超脑小子!
夜书房私享音乐
-《四季?春?第二乐章 广板》-


早 春 的 风
冬的沉寂,需要春的唤醒。和你我不同,春的方式很委婉,悄无声息、若影若现地藏在春风里。春天是融化冰雪的微风,春风吹开了山间萦绕着寒意,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早春的风,不如冬天的风凛冽,也不像夏天的风舒缓,弥散着花香,却也吹得脸生疼,像极了母亲黑亮综艺, 严肃又温柔。
早春的风,是世界的闹钟,唤醒了树洞里的松鼠,唤醒了山洞中的小熊,唤醒了地下的青蛙,她这一来世界万物都苏醒了,世界上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连冬天里睡着了的树叶儿也悄悄地钻了出来,谁也不想错过这样大好的时光。它让僵直的枝条柔软,让枯黄的大地绿意融融,即使是冰封解冻也在所不惜。

冬去春来,春风习习,给人们带来的将是盎然的春意、温暖的生活。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之。在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富有春意,又是异彩纷呈的。诗人笔下的春风是温暖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从人的触觉方面直言春风和煦而无寒意。“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两句诗也同样写出了徐徐春风的和煦温暖。
春天的风是神奇的,它与花儿舞动,它与柳树嬉戏,小草也伸出自己的手臂,去为春风的到来欢呼!春天的风正在慢慢赶来,它会经过田野,做一个染色匠,将世界上的花朵染成五颜六色的,让大地美丽,让蜜蜂蝴蝶们真正的忙起来。

春风也是妩媚的,春回大地就是春天对风的恩赐。电影《立春》里的王彩玲说:“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其实我们的内心最知道:春天的风,总是最早为我们捎来了春的讯息。
早 春 的 树
年首岁终,春寒料峭。那些缄默的早春的树,在风里静候,有种深不见底的能量。享受着每一次树读的时刻,直挺的白桦,虬曲的藤萝,张扬的木棉,宏厚的梧桐。似百态人生,静默地安分地独立着自由着。
那些镶嵌在枝桠上的鸟窝,孤傲的有如价值连城的黑宝石,一个个被坚挺的枝桠收纳豢养。南方归来的候鸟,从云里衔来柔软的明媚,悬挂在清朗的树枝上,闪烁着星星点点的新绿嫩黄。彼此对望,不亲密也不疏离,秉持着处世最恰当的安分。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亲疏关系。它独立于意志之外,寄居于生命之上,似乎只有早春的天气才能承载此番神秘与禅慧。

在亮白泛蓝的晴空下,在远处凝望那些泥土中茁壮的静默,似乎人们也变成了一棵早春的树,在天地间淡忘了身份和名利。似乎,站在早春的原野上等待蛰伏一季的青草萌发,在和风中假寐,聆听万物生长的律动。在风里风外,在树上树下,我们都可以站成一棵早春的树。销骨的清瘦,却有着荒凉背后的韧性与耐力。早春的树虽不如盛夏的浓密荫凉,不及秋天的硕果累累,却有一种风华绝代的孤独,那种孤独是令人羡慕的。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过一本长篇小说,讲述不满周围生活的柯希莫爬上树后,与自然界的生物建立了一种迥异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他融入翁布罗萨的森林并在其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开拓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理想国。

早春里乍暖还寒的力量,让人们体味着生命的律动。万物匆匆流入眼眶石梅线时刻表,内心走过万水千山,心事被崎岖的山峰或妩媚的水岸打磨成薄薄的书签,悄悄夹在昨日的书页。
雪小禅曾说:“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姿态也是好的。”早春的树在风中抖落那些不必要的分叉和不真诚的枝桠,让新鲜的信念重新闪烁枝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早春,不过一棵树。世界,不过一个我。一颗早春的树,是你我喜欢的模样。
早 春 的 鸟 鸣
被称为世间妙书的《幽梦影》中,张潮有云:“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生此耳。”林语堂也说过:“各种鸟鸣悦耳异常,除以音乐比拟以外,实在不能用字句来形容它们。”是啊,鸟儿是大自然中最漂亮最优雅的精灵。它们那灵动曼妙的身姿,五彩斑斓的羽毛,清新如洗的歌声,不但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也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
早春的鸟鸣是清幽的,这不带任何修饰成分的天籁之音,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静谧、空灵的环境。鸟鸣是自然的,这纯粹质朴的悠悠之音,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活力与光彩。没有鸟鸣的春天,该是多么的寂寞;没有鸟鸣的春天,又该是多么的单调笑笑鸟啊!诗句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意境美好的诗句,无一不真真切切地展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亲鸟,鸟近人,展现的何止是一副“人来鸟不惊”的温馨画面,更是世间万事万物和谐如初的自然状态。而它们也承载了人们少年时代对鸟儿的全部幻想。《楚辞》里说“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然而鶗鴃芳春,纵然接着花落,也是好的。生命里的事,谁能给一个凭证呢?年年春天那样的鸟鸣,林花绿水,杨柳春风,记忆里的喜乐与忧愁我们都记得清楚,也同样珍重的。早春的鸟儿是看惯了千年的春雨春风,它们早已和这春光交融。也许,从聆听这个春天的鸟鸣声开始,我们将寻找到,天与地,还有春天的永恒。
好书推荐
1

《飞鸟不惊的地方》
作者:普里什文
内容简介:《飞鸟不惊的地方》是普里什文的成名作,也是再现俄罗斯北方原生态生活和文化的第一部艺术品。它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角度,以富有俄罗斯民间文学特色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实地考察中了解到的北方地区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描述了尚未被现代文明冲击的妇女、儿童、农民和猎人的淳朴生活以及民俗风情,融合了历史深处凝重而从容的思考。
《飞鸟不惊的地方》节选
冬天把木头准备好,也就是砍伐并运到河流和湖泊的岸边。到春天水就会使它们浮起来,纤夫就把还未被汛水卷走的树木让水冲送走。在河里树木是分散漂送的,到了湖里就集成木排,为此要用石楠枝条把许多树木捆在一起,这样这些石楠枝条就仿佛成了一条又长又牢的木缆索,把纤夫在湖上集中起来的所有树木都拢了起来,所有的树木就这样归到木排里。这样的木排通过所谓浮锚上的绞盘向前行进。人们用绞盘拖木排,然后起锚,用桨把绞盘推向前,再拖动木排,如此这般继续着。尾巴部分,即带绞盘的木排,沿着维戈泽罗一直行至伏伊茨基耶瀑布。在这里木排要解开,因为每一根圆木都要被冲下山沟,都得单独承受自己的命运。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根又粗又长的圆木被冲下山沟后,就在那里“溜走了”,然后又以可怕的力量从水中蹦出来。如果这时它碰上岩石,那么可能被击得粉碎或者断成四分之一,或者一分为二。在飞过瀑布之后,树木在纳德沃伊齐湖又聚集起来,然后沿着汹涌、多石滩的维格河分散漂去。
纤夫的活几乎是所有现有活计中艰苦的了,同时它又是非常危险的。早春时,河水泛滥,这时还很寒冷,纤夫就用带钩长竿把树木从河、湖岸边推下水。他们整天都是湿漉漉的,甚至浸在冰冷刺骨、刚刚融化的水中。到晚上十点钟左右,他们才在树林中聚成一堆一堆,生起篝火,互相紧紧地靠在一起,牙齿格格打颤直至早晨。清早——“鬼还没有敲醒朝霞”——四点左右就得去干活。树木在水中滞留时,他们应该送它们漂行。庄雯如一些人在岸边走,用带钩长竿把要在石块间卡住的树木拨走,一些人则站在河中漂行的圆木上,从一根圆木跳到另一根圆木,用带钩长竿钩住圆木29天半,竭力使漂流的大量树木在狭窄的地方有一个畅行的通道,或者就只是为了不让个别树木阻塞去路。
在多数石滩处,几乎总是有树木卡在那里,接着就有第二根,第三根树木,越积越多,随后树木堆成了山,整个运送都被阻断了。在转弯的地方有更危险的活儿,需要不怕死的勇敢精神。勇士站到一根漂浮的圆木上,借助于带钩长竿保持平衡,用它一会儿钩住石头,一会儿钩住其他漂浮的树木,漂近堵塞的地方。但是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况:在他正在寻找堵塞的树木时,堵塞的树木突然松动了,于是站在自己圆木上的纤夫就在堵塞的圆木涌来之前向石滩冲去,竭力不停留,不让大量的树木赶上自己。过了石滩。他不止一次地钻进奔腾的水中,常常又重新跳上圆木,漂到水流平稳的地段,那里才算安全。在这里纤夫们过着清苦的生活,排遣着历尽艰难险阻的心灵。
2

《大自然的日历》
作者:普里什文
内容简介:《大自然的日历》这本书被认为是一部纯原生态的作品。作者将其思想和感情从美学的角度潜入到对世界的原初和根本,即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中。就如高尔基对普里什文作品的评论一样:“对大地的热爱和关于大地的知识结合得十分完美,这一点,我在任何一个俄国作家的作品中都还未曾见过。”
普里什文认识很多的树木花草,飞禽走兽,能够轻而易举地道出它们的名称和习性,他熟悉自然界的一切,对每一件物什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为了观察一只鸟,他有时竟匍匐前进,一连爬上一二里地。不仅仅是有丰富的自然知识,更可喜的是普里什文面对自然的态度。在普里什文看来,大自然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不仅动物和植物有生命,甚至连自然中的每一个存在和每一个现象都是有生命的。具有思考能力的不仅有人,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甚至连沼泽也在“按自己的方式思考”。他要读者学会去理解“每一朵小花在谈到自己时的那种动人的简朴:每一朵小花都是一轮小太阳,都在叙述阳光和大地相会的历史。”正因为有此信念,普里什文看待万汇百物的眼光是一种“亲人般的关注”,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今天我感受到的是自然界生命的整体,无需知道单个的名称。我感到同所有这些能飞、善游、会跑的生物都有着血缘关系。每个生命都在我心中留有记忆的底片,数百万年后才骤然从我的血液里浮出:只要看看,就会明白,这一切都曾是我生命中的存在……我们和整个世界都有着血脉亲缘,如今我们正凭借亲人般关注的力量恢复这种关联,并藉此在别样生活的人中,甚至是在动物和植物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切生物皆血脉相连的感觉,派生出了作为这一联系之一分子的我的作品。一棵树倒下了,去滋养另外一棵树。生活在死亡中诞生,这就是万物相连的规律。这些作品也不再是我自己的作品,我此刻看着它们,就像是看着回声的反映。我不把它们当做傲慢的创作,而将其视为渺小的我所捕捉到的那些先我而去的万物所递送来的回声。”
这位“遵从大自然的口授”、“根据四季的更替来安排自己作品结构”的作家对自己的文字颇为谦虚,然而有人感受到了他作品中文字的美——当然这美,也是自然式的美。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他那本绝妙的《金蔷薇》里说:“普里什文的词藻开着花,发着光。它们时而像草叶一样簌簌低语,时而像泉水一样淙淙有声,时而像飞鸟一般啼啭,时而像最初的冰一样发出细碎的声音,也像星移一般,排成缓缓的行列,落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一天他在普里什文《花朵的河》里读到这么一句:“在春洪奔流过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花朵的洪流。”巴乌斯托夫斯基这才明白了普里什文所写的:“野花繁茂的地带,正是春汛的地方,春汛过后,留下了肥沃的淤泥。这好像用花来标志的春洪的地图。”

读《大自然的日历》这本书,将使匆碌中的现代人由衷地感到对自然的需要:不仅因为那里有久违的纯净的阳光、水流和蓬勃生长的树木,更因为那里有越来越难以触摸到的人类的根脉。有人曾评价说:普里什文是鸟儿、大地和星星的歌唱者。如今,不光都市,连很多乡村也在失去大自然的护佑。那种人与荒野自然交流中感受到的细腻、温情、善良与深情,正在缓缓消失。作家肖复兴说过,为了抵御这种遁失,他常去读普列什文的作品。大自然纯净而清新的律动和情感——从他的书中流淌出来,让呆板、干涩和隔膜的心得到一丝一丝的滋润和抚慰。普里什文的文字,无论翻到哪一页,新鲜青草味和汩汩泉水欢唱迎面而来,四季分明,野趣丛生,每个微小生命都在字里行间自在飞舞,用心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一定会获得心灵的宁静。
夜书房主题歌单
蔡琴《春风吻上了我的脸》
陈鸿宇《早春的树》
愚青《青鸟与诗》
张磊《留一片蓝天》
许飞《越自然悦倾心》

长安夜书房编后语
关于春天,诗人曾写到:早晨,阳光照在草上,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迎接早春的到来,我们站在时光和季节亲密交接的当口,春风将起,春林初生,我们期待着关于春天的一切。

有人说,春天在花朵里。春风中的大地是花的海洋,有多少朵花,只有蝴蝶蜜蜂知道。有些春天却在鸟巢里,春暖花开的时节,如果看不见树上的鸟巢,听不到鸟儿的情言爱语,空中没有鸟儿飞翔,那春天该有多孤单、多寂静,我们会有多遗憾。作家张晓风在《春之怀古》里记录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了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了山麓,从山麓唱到了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想要体验春天这样神奇的自然变化,我们需要走出户外,到大自然中去。

哲学家梭罗一直在强调,人们要把自然当成老师,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得到生命的意义。站在早春的空气里,我们感受早春的风拂面而过,注视着早春的树一点点傲寒渐盛,聆听到早春的鸟鸣唤醒我们沉寂的追逐自然之心。让我们热爱万物有灵,和自然和谐共处。让春天,不要寂静而来。
更多精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乐队组合,你还记得哪个?
【夜书房】最好的辞旧迎新,是减少无效社交
【夜书房】藏在你我掌心里的秘密……
文字编辑、初审:小黎
排版:皓月实习:小希
复审:郭伟玲
终审:摆卫军
FM106.6 /AM693陕西新闻广播
23:00---00:00《长安夜书房》每天读好书

听直播APP蜻蜓FM|企鹅FM|搜索 陕西新闻广播
微信公众号|搜索 陕西新闻广播
新浪微博|搜索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广告与节目合作请致电:029-8523158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