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35】战争家书中的真挚情感-青禾约读

【夜读35】战争家书中的真挚情感-青禾约读
——青禾夜读· 与您相约 ——

“家书抵万金”。我曾用此言作为一则小文的标题,述说自己在非常岁月对家书的亲身感悟。小文被一家报纸的年轻编辑作为废稿毙了,随后被另一家报纸的中年编辑充作“世纪回眸”的佳作发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因人生经历不同宝丰能源,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和体悟是有差别的。但就历史经历看李江简历,杜甫这句诗是古今中外普遍认同的。为何“抵万金”?只因前面一句:“烽火连三月”(不仅是战争还包括特殊的“人祸”时期)。

昨夜翻出一本2005年出版、四十二万余字的《美军战争家书》(安德鲁·卡洛尔著初吻甜滋滋,昆仑出版社出版),重新浏览,不禁又一次深感杜甫此诗的真切。
我重读的是抗击纳粹和法西斯侵略战争时期的信件。他们无疑是“二战”历史的鲜活真切的见证。
在前线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的军人,在硝烟中给亲人挚友写信,接读家乡来信,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无可估量。苏联作家康斯坦丁·西蒙诺夫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作《等着我吧!》曾遍传红军战壕。它已超越了苏联,喊出了全球抵抗战士的心声:“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黄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等到那遥远他乡/不再有家信传来……”苏军战士就是凭着这种祈盼和信念,最后凯旋与亲人团聚吴辰岑。
这部《美军战争家书》收载的,没有比尉官锡德尼写给未婚妻埃斯特尔的书信更让人回肠荡气,更联想起《等着我吧!》这诗篇的情怀:“亲爱的,我爱你。不论发生什么,你都要快乐!那是我唯一的要求,用我们会喜欢的东西来填满你的生活。不过,别忘记给我留个位置,这样如果我回家的话就有个地方等着我——这世界上我的小角落——在你的心间,放上一把安乐椅,别让炉火熄灭。因为,如果我能够以人们辨认得出的样子回到家里,我会直奔那把椅子——那是我的归属,是我和你的家……”
中士纳森·霍夫曼和恋人伊芙琳这一对就是终于实现了“等着我吧”的幸运儿。相互的家书里,1944年伊芙琳写到:“我不知道你要多久才能回来,也不知道当你回来时是不是还爱我。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每次听说来了你的信,我都会飞奔回家,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我现在一心只想爱你……希望我们能有美好的明天。”1945年纳森写到:“过去六星期里一直有消息说,我们就要回家了,但又有人出来说这是谣传。明天就是新年。我们又将按计划去战争……就写这些,振作起来,亲爱的,见信如见人。”写完这信的两个月后,凯旋的纳森终于和等待的伊芙琳举行了婚礼巨骆驼蜘蛛。
1943年12月15日,中尉沃尔特·许埃特的女儿出生时,他正在英国战场。他觉得自己很可能永远回不了家,于是给女儿写下一封信,告诉她不管发生什么变故,他永远深爱着她:“安娜·玛丽,我亲爱的女儿:你来到这世界时,我却远在千里之外……这封信是在英国的一个地方写的。我向上帝祈祷,让你能在十岁生日时读到。我也希望那时候我会在你身旁……和这封信一起给你的是一份两千五百美元的存单和一份名单。对你来说,不过是一些人的名字观音饼,对我来说丑女如菊,是我的战友,和我一个连的战友。郑翠萍当你来到这世界时,他们都愿意认你这个女儿。这些人一起给你凑了钱,作为他们和你爸爸并肩作战的纪念……如果天命让你永远无缘认识你的父亲,我希望你保存我的亲笔信……”
许埃特中尉有幸,终于在战后回到了家。在女儿十岁生日时,他得以亲自给她读这封信。
但无数有名和无名的战士没有让等着他们的人等到重逢之日。他们牺牲在战场上了。驻守英国的空军上尉乔治·拉雷是位画家,1944年3月22日得知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消息,欣喜若狂,给在华盛顿的妻子贝蒂·鲁写信描述自己的喜悦:“我高兴得有些迷糊,今天一切都好像不一样了,我们的掩体好像是座宫殿,外面的天空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蓝色……”并为庆祝儿子出生画了一幅喜气洋溢的漫画。令人伤心的是,三个月后,二十六岁的拉雷驾机飞越法国上空时被德军高射炮火击中而牺牲。
杰克·埃默里空军中尉也是万千为国捐躯者之一。1944年7月6日他给未婚妻泰勒写信:“夜色温柔,星光照亮。我喜欢在这样的夜晚凝望浮云和它们投下的暗影……我独自坐在暗夜里想你……觉得你就在我身边……”三天后,埃默里牺牲在缅甸。
一眼看穿希特勒本性的美籍犹太人亚历山大·古德,1943年新年刚过,他给妻子特蕾莎写信:“我正在匆忙收拾行李,来不及给你多写了。一两小时后我就要出发……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回来——要比你预想的快得多。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我爱你们,我会一直想着你。”这是特蕾莎最后一次收到丈夫的信。一个月后,古德的军舰被德军的鱼雷击中下沉结婚欺诈师。船上救生设备不足,有幸存者看到,古德等四位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身上的救生衣,给了各自遇到的第一个年轻士兵。而他们四人手挽手站在甲板上一起祈祷。
有一件非常独特的当时轰动新闻界的事例:一个二十九岁的德国移民要求参军抗击纳粹,遭到拒绝,因为他是发动这场战祸的魁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唯一的侄子,名叫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他就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在您睿智的领导下,人们不分种族、不分民族一起进行战斗,这场战争意义重大。它的结果将决定人们将在上帝的眷顾下生活在以伦理道德为重的社会,还是被一个邪恶的政权所奴役。……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自己应该为谁尽力?……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不久即将踏上征途,为了自由和崇高的理想,为了星条旗而战……”
这封信被转到了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办公桌上。经调查,最后认为这位姓希特勒的青年的请求是真诚的。他终于在1944年3月参加了美国海军基尔达斯。威·帕·希特勒写的不是家信,但此信具有特殊的意义。
烽火家书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无一不透露出真挚情感。这里有对伦敦备战的描述;对珍珠港受袭的目击;对纳粹集中营罪恶及日军对平民和俘虏暴行的愤怒;对被正义抗击一败涂地的纳粹军队的狼狈情况的鄙夷。家书里表达的不仅仅是爱,也有背叛、移情和对背叛、移情的谴责、忏悔和原谅,甚至有好友之间熟不拘礼、“荤话”连篇的狎昵调侃……
夜深人静,翻阅着这些烽火家书,内心涌动着一种无法名状的情愫。
战争家书中的真挚情感
作者:哈米
摘自《书屋》2016年09期

如果喜欢我们的分享,欢迎关注我们,
也可以上我们千聊直播收听《老刘文史杂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