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一孩与二孩-文摘报

【夜读】一孩与二孩-文摘报



文摘报·您的文化伴侣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了,想想当初我们是响应生一孩号召的第一批人,这回也真想再响应一把——可惜老藤不结瓜。女儿三十多,还能再要二胎,但人家明确表示不生。对此我还有点儿不满停车大师,看来我再要个外孙的愿望也落空了。
我是1978年结婚的,到1979年有了女儿,属马。那年“大马小马”成群结队越南巨人蜈蚣,以至上小学报名都紧张。记得女儿半岁时,开始“提倡”夫妻二人只生一孩。乡村墙上也都把原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学大寨”的字痕去净蔡志雄,刷新标语: “只生一个好”,或有本村特点的“少生孩多栽树”“少生孩多养兔”。
应该说,最早响应“一孩化”,就如第一个吃螃蟹,罗宏明是需要点儿勇气的。可不像后来都习惯了,如村妇联主任发言所说:妇女姐妹要致富,一辈子就鼓一回肚。哪个敢鼓二三回,罚你个叮当冒烟雷!在农村不罚还真不行,真就有敢鼓了又鼓的。但有工作的就不行噬神者爆裂,甭说鼓,瘪着也不行。单位管计划生育的头头儿找我,他是山东人,说:腻(你)个小子咋不包命(报名)嘞?我打岔说我生的是丫头。他说:腻(你)生个木头也得包(报),不包(报)我的华丽皮囊?俺巧(劁)了你!
虽然是开玩笑,但报名是必须的。报也不白报,还有奖励,给个床单、脸盆等,有一小山村为在乡里争先,承诺先报名的给大靠山镜。这镜与家里红漆柜配套,在那时是好东西。妇女们争着报,说村长说了,晚报的就给尿盆了。镜子买回,乡长来看,说这大镜子能照一炕人,这不鼓励多生吗?就让民办教师用红油漆在镜面上写《沁园春·雪》,发时讲谁也不能擦下去。随后小两口照镜子樱雪丸,男的在“万里雪飘”处照,女的在“分外妖娆”处照,养个小子在“大雕”下边照。照完数落民办教师,说你要是让成吉思汗瘦点儿,我儿子不就照个全身嘛。教师说这就不赖了,这是行草,乡长原让我写粗体字,你们顶多照三只眼。后来村民背地里就叫教师“行草”,叫乡长“粗体”。乡长知道了,发话说用汽油把字洗去吧,就成了亮铮铮的镜子。村民又叫他“明镜”,乡长挺高兴。
平心而论,生一个孩,一开始有阻力,后来就都能接受,而且生活质量也确因此有了相应提高。如今让生两个孩子,考虑到孩子的花销和大人的操劳,不少人还真就难下决心再要一个。我外孙上初二,别的不说护宝狗狗,就说这些功课和这些作业,大人不帮他一下,还就是不行吴育婷。我老伴现在已把初中的数学外语全拿下来。语文让我管,老伴说你是作家没问题。我先是觉得小菜一碟,等拿来一看,满篇比小五号还小的字,就是一片芝麻,得啦,还是您来吧。这要是再生个小二,可真有点儿招架不起。不过,也许小二聪明呢,用不着咱操心。
“老大憨张俊豪,老二奸,鬼点子多的是老三”,这话肯定不科学,但也有一定依据。从我们这一代人看,往往家里都是老小儿脑瓜儿好使。独生子女又是老大又是老小儿,排行一人承包,再有能耐也显孤单。往下多一批小二,说“奸”是说心眼儿多,也不错,同时又是老小儿,估计人才会在他们这拨儿里多出不少。
独生子女奖励三千元的政策沧浪亭怀贯之,有的人到现在也没见到。虽然往下不会再有了,但当初人家响应号召生一孩,这奖金还是应该抓紧兑现才好。现在是现在,当初是当初,情况在不断变化,说不定将来还让生小三儿呢。不过到那时得好好措辞——是孩子排行小三儿,不是那个排行“小三儿”。这话要讲给外国人,他们肯定蒙圈。
-End-

您的文化伴侣

投稿、版权联系邮箱:wzb@gmw.cn
光明日报主管主办 文摘报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