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人文赣州-李兴枋:爱竹情-江西日报

【夜读】人文赣州|李兴枋:爱竹情-江西日报


一座古城,一片绿洲,一块沃土;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东江源头,这里聚千年灵气,集一方诗情,承载着太多太多的美誉。这块土地有着婀娜多姿的容貌,风情万种;这块土地有着独特的魅力,文化多元, 12月1日起,江西日报与赣州市文联携手,赣州市作协、全民悦读赣州阅读会协办的《古韵今风 人文赣州》散文专辑,在江西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让我们跟随作者们的笔触,走进赣州,领略千年古城的神韵,感受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追寻革命足迹,畅游生态家园……
今天要与您分享的是第十七篇作品,来自李兴枋的《爱竹情》。
爱竹情
文/李兴枋
 
我家门前有十几棵翠竹,可以称之为翠竹林了。竹林虽小,但我家每个人都爱她,每日早晚,我总要到这里来转转,尽情地欣赏一番,才肯离去。有的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家如此爱竹呢?这事还得从畚箕说起。

南方的畚箕,用竹篾编成剑舞狂沙,是原始且落后的生产工具肖婷佳,但至今仍离不开它。从前的畚箕一元钱一担,满街都是,到处可以买到;如今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贵了,因此人们对畚箕比以往倍加珍惜。我家一担畚箕烂了补,补了烂,已是三番五次了,还舍不得丢掉。一天,孩子们学校劳动要带畚箕,可是又烂了,便闹着要我补,我不禁犯起难来。
补畚箕,对我来说本是不成问题的,我不但能补还能编,自小就是我的拿手好戏。我的老家在山区,不但木头多,竹子更多,房前屋后,道旁水边,到处皆是,青苍茂盛,婀娜多姿,漂亮极了。我非常爱竹,小时候常坐在大门口看竹。竹林被狂风吹动,发出“哗哗”的响声,有如千万头雄狮狂舞呼啸,又象大海波涛奔腾翻滚,与大自然施加的压力搏斗、抗争,显示出无穷的力量;如遇冰霜,雪冻,或大雨浇淋,竹枝压得弯弯的,竹叶银光闪亮,格外好看。我想,在那雄狮背后,波涛下面,一定隐藏着很多很多的珍宝,或者还有别的什么秘密。要不,那闪闪的银光,那碧绿的颜色,那呼啸的力量,是哪儿来的呢……

春天来了,竹林又是另一番景象:春笋破土而出,蓬勃向上;新竹揭竿而起,婷婷玉立;老竹逆风而动,千姿百态。我们不时出没在竹林里,捉虫、抓鸟、挖笋、放牛、打仗、嬉戏,其乐无穷。最有趣的是把相邻的两根不粗的竹子弯下来,用竹枝把它们编在一起,做成摇床,睡在上面,摇摇摆摆,最舒服不过了。但大人们怕我们糟蹋了竹子,是最反对我们这样做的。
当然,竹林里也有一些可怕的东西。比如蛇,特别是青竹蛇,和竹子的颜色差不多,缠绕在竹枝上,隐藏在竹叶里,很不容易发现,一不小心就有被咬的危险。更可怕的是,听大人们说竹林里有打石鬼,打石鬼吃了饭没事,便捡来许多小石头,一颗一颗地瞄准竹杆拼命地打,颗颗打中,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时,如果有人也敲响竹子,打石鬼便会和你比赛,看谁打得中、打得响、打得快,要是你输了就会大病一场。我听了虽然很怕,但又觉得神奇,于是很想和打石鬼比赛一次。因为竹子很茂密,只要我选定在两根紧挨着的竹子中间,拿一根棍子左右敲打起来,是可以很响也响得很快的,决不会输。遗憾的是一次也没有碰到,所以也就不觉得大人们讲的那么可怕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大人们为教育我们不要敲打竹子而生出的名堂,因为打坏竹身的一个地方,就等于浪费了一片竹篾土御门春虎。
由于竹子多,所以我们村里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做竹子活,据说不会做竹子活的人就不是我们村的人。男的做篾褡,编篓子包菜回锅肉,做竹椅;女的主要是利用竹枝扎扫把,或做筷子等。一到农闲季节,每逢圩日,人们便把这些竹制品挑到圩场上去卖。卖得最快的就是畚箕,因畚箕是家家都需要的。人们卖完了货,就将所得的钱买些山里没有的东西,如食盐、布匹等等,满载而归。
那时灵溪一中,我家生活很苦,七、八岁时我就学做畚箕。做畚箕本来是最简单的,但对小孩子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了。首先是不会上山砍竹子。山里人砍竹子是很讲究的,稀的地方不能砍,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嫩竹子不能砍,砍的时候离地面越近越好。再说砍下来也背不动,所以总是妈妈带我一起去砍竹子。至于卷竹、开竹片、破篾子的活,就只有请邻居帮忙了。
我第一次去卖畚箕时非常高兴。人家卖一块钱一担,我九角钱就卖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畚箕比别人的编得差,再说我们有的是竹子,何必把价钱抬得那么高,抠得那么死呢。可是妈妈说:“竹子是宝贵的,畚箕也不容易编,再说我们去买人家的东西嵩县天气预报,少一分钱也是买不到的,以后要学会当家。”自那以后,我卖畚箕时学得精一点了,每逢寒暑假我都得卖很多的畚箕,以筹集学费。
长大了,我出来工作了,而且成家了,每年最少要向家里要一担畚箕。家里自然是毫不吝啬,如数送来,因为我弟弟继承了我的手艺,他编的畚箕比我编的还好。可是,后来家里不再每年给我送畚箕了。有时只是送来一些竹篾,说烂畚箕补一补还可以用。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离家年载久了,不太顾家,妈妈也就慢慢地对我小气了吧。因此,只好把话埋在心里。谁知,过了几年,家里既不给我送备箕也不送竹篾,我的心不禁紧缩起来,难道我和家里的关系不行了?有一次,我便把埋在心里的话说给妈妈听,妈妈才告诉我不送畚箕的全部原因。
原来,“文化大革命”以来,家里的竹子慢慢地全败光了。不要说做畚箕,就是做筷子的竹子也快找不到了。我简直不相信,漫山遍野的竹子怎么会败得那么快呢?高明婷
一次,我终于回到了家乡。啊,果然,过去长竹子的地方全都露出了黄黄的泥土、沙石,不要说竹子,就连五尺高的小树也不见了踪影。顿时,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来,我再也看不到那如雄狮、似海涛的竹林了,再也不能到竹林里去捉虫、抓鸟、挖笋、追逐和荡摇床了!当年想象中的雄狮背后、海涛下面的珍宝和秘密竟是这一些么?我不禁埋怨起大队、生产队的干部来,他们为什么不制止那些毁坏竹山的人们呢?谁知道干部们也有难言的苦衷啊……
临走时,大队书记从阶级教育展览馆里送给了我几根长长的竹篾。这是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员家里没收来的。我把它卷好,带回城里,放了几年,畚箕烂了,孩子们要我补,我便把它放在水里泡一泡,补将起来……

遗憾的是,孩子们和我小时候一样,用起畚箕来,根本不爱护,烂得太快,补得太多。终于,这几根竹篾早早就用完了。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怎不叫我犯难呢?只有为孩子们上街去买一担畚箕来。不料,比我当年卖给人家的价格贵了三倍多,这真是“有时不知无时难,难时着急悔太晚”。当年大人们教我爱惜竹子的真正涵义,从来没有像这时体会得那么深刻。于是我便像从前大人们教育我一样地教育起孩子们来,谁知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再过一、二十年,实现四个现代化以后,也许不再用这落后的畚箕了。”我想纵然如此吧,但竹子还可以作为他用,更重要的是她多么美啊!孩子们终于听了我的话,便建议我在门前种起竹子来。
打倒了“四人帮”,百业俱兴。家乡又长起了许多竹子,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倒不如说因为我自已对竹子的思念),我便回到家乡挖了几棵竹子,种在门前的空地上。不到三年,居然发得这么多,这么大,绿叶婆娑,随风摇曳,发出娓娓细语,带来无限情思,怎不叫人高兴呢?
竹子啊,我爱你!茂盛时我爱你,遭劫时我真正知道了爱你的意义,如今失而复得,我怎不更加爱你?我爱你的美丽,爱你的实用致命预感,爱你的劫后复发、迅速成材的能力!
作者简介

李兴枋,男,1940年出生,江西省会昌县人,历任中学教师、剧团编剧、刊物主编,地区文联副秘书长、作家协会主席、地区文化局局长和广播电视局局长。期间,为改善全区文化广博电视事业基础设施和文化宣传事业发展工作做出较大的贡献,多次组织赣南采茶戏在省内外和进京演出,并获得好评,影响较大。在做好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还创作了一些散文、诗歌、小戏,经报刊发表和剧团演出。
朗诵者简介

周蕊
江西宜春人
就读于赣南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曾获学校学习宪法演讲活动一等奖
作者:李兴枋
朗读者:周蕊 
总策划:吴志刚、邱玥
执行策划:张雪、李芳
制作、编辑:李芳
美编:胡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