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辽宁风土-走进遥远的祺州-辽宁日报

【夜读】辽宁风土|走进遥远的祺州-辽宁日报


辽报君说
走进一座古城,感受时代的变迁。让我们一起将思绪向前推移,走近遥远的祺州,感受镌刻在那里的生活印记。
今起,本报推出全新音频节目“辽宁好声音”,首先与你见面的是“辽宁风土”系列,敬请聆听。
主播 · 张爽
远远看,坐在土岗上的那个黑衣人活像一只蹲着的鹰魏旋君。
羊群,在耕作前的玉米地里吃草,牧羊人坐在土岗上眯缝着眼睛,西南方向刮来暮春的风孟非多高,经过一座辽塔,吹向野地文语通,便有了旷古之感。
风吹千年金川秀。这座古塔虽已修缮,也还遗存着旧时面孔。坐佛、协侍、飞天等绝非今人所为,漶漫是漶漫了些,但依然达意甚至传神。
放羊的老汉眯缝着眼,一动不动,像一个哲人陷落思索状态。而村民讲,去年春上颜嘉乐,老汉在犁地时,翻出一坛古币,抱得家来,逢人便拿出把玩。后有村民家里造屋上梁,向老汉求要几枚铜钱镇宅,遭老汉拒绝,遂起妒意,将此事报告当地派出所,警察来了把老汉和那罐子铜钱一起带走,铜钱被扣下没收。
村民们翻地翻出铜钱是常有的事李蒽熙。有文物学家说,这些铜钱来自不同朝代,有唐代“开元通宝”,北宋“黄宋通宝”、“景德通宝”、“崇宁通宝”,金代“大定通宝”等等,有时还翻出过铁铡刀、镰刀、石臼、石磨等生活用具标错参,至于遍地的陶瓷残片更是不足为奇。这是一块上好的玉米地,当地人称“佛眼珠”,旱年不干,涝年无灾,旱涝保收。
老汉坐在最北面的土岗,他的东面、西面、南面都有隆起的土岗环卫。而中间的这块地就是所谓的“佛眼珠”,大约有100亩。奇怪的是辽宁中部土壤多为黄壤土,而这块地却是黑色的熟土,尽管遍布瓦砾残片,但不影响耕作和收成。
这土岗围拢着的就是祺州——一座耶律阿保机时期的辽代古城。
走在古城东西向的官道上,我的思绪辽远起来,自己俨然成为1300多年前的市井人物。遭掠时的惊恐不定,后来的安身立命,繁衍、兵燹,盛大直至消亡一下子涌上心来。我断定,这些黑土就是一个个朝代的生活印证,也是一次巨大的火焰熄灭后的残存。
祺州城是一座牢笼之城。有史为证。祺州城建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天显年间,即公元922年至926年。当年,辽太祖征战掳掠,俘获了大批中原、渤海国百姓,“投下州城”,祺州古城便是这样一座城池。
在儿时的连环画中,我见过契丹人。那些留着特殊发髻泾渭迷情,眼睛细长的人,坐在马上,手持狼牙棒各个彪悍无比。当时,我视他们为魔怪,仿佛来自遥远的天边。不想,我脚下的这块地方就是他们当年驰骋并享有荣誉的地方。此刻,祺州城内的刺史、县令、百姓仿佛刚从我的身边经过,我被一些牛羊包围着,酒肆的大锅正在冒着热气。
在这个地方呆久了,与久远的际会感越来越强烈。现在看来,中原也好,契丹也罢,还有后来的金、元、清本属一脉,大可不必兵戈相见,杀伐无期香菲丽莎。看看祺州东门外那条逶迤的辽河,你就会明白这一点了。如果祺州古城是一只装满故事的瓜,辽河就是脐带。那么,远古的和现在的所有人等,便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不老的母亲!
城是辽代的,塔也是辽代的。这座高十三丈的砖塔,陡立高岗,千百年来守卫这座城池,从繁盛到衰亡,矢志不渝。因此,距离古城仅仅50米的这个村庄,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小塔村爱其居。
在康平县辽河西岸,一座古塔,付瑞亭一座古城,一个村庄。
(作者:万一波)
来源:辽宁日报
新媒体编辑:刘爽 杨东
辽宁高中考试招生有大变化!一市今年开始试点,3年后全省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