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历史文化】古城红颜录-大名发布

【大名历史文化】古城红颜录-大名发布




每年的春天,总会想起她们。其实,她们不是春姑娘,不是一年才降临古城大地一回。
她们一直都在,她们从未远离。她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洒水施露。
她们更以女人的柔软,成就生命的坚强。
三月是春暖花开属于女性的日子。在又一个女人节来临的时刻,我们来聊一聊故乡的女性,透过氤氲的旧影看她们的来路和归途,看她们于光阴中微笑的脸。

母主天下久沃电影,是荣耀,也是锁链
王政君
汉元帝之后 汉成帝之母 王莽姑母
沙麓灵秀,卫水流韵。说起大名历史上的女性,总是绕不开王政君。许是与王政君有关的男性都太有名气了,而她被不自觉地拔高了。
公元前49年,冬。长安,未央宫。她身着华美的凤袍,缓缓走向大殿,迎着满朝臣子的目光,走向大汉皇后之位,这一路,她走了23年。
“当年春秋之世,沙麓暴崩,晋史就曾卜卦,‘沙麓之崩,实因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此预示着六百四十五年后,当有圣女兴世。’”自少年时的谶语始终伴随着她,那时的大名还成为元城。
18岁入宫,甘露三年(前51年)选入太子宫,同年生成帝。宣帝崩,其夫即位,称为汉元帝,封为皇后,元帝崩,其子即位,是为成帝,尊为皇太后。
在后世人的口中,王政君也算得上是贤后。端庄隐忍,恭谨贤惠,在她的家乡,她的声名更是附带着她整个家族的崛起,人们在谈论着王家的影响时,轻而易举地把她的感受忽略了。

▲袁立在《母仪天下》中饰演王政君
毕竟,历史浩瀚的长河中,一个女人的感情是不重要的。
在那个倚靠男人的时代,她并不是幸运的。因为她不仅有个没用的皇帝丈夫,还有个更糟糕的皇帝儿子。她开始感觉到了丈夫和儿子的不可倚靠,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偌大的王氏家族。
六百年前神秘的预言果真应验了。站在大殿之上放眼望去,从大司马大将军到各路诸侯,满朝一大半是王姓族人朱涵燕。外戚,又一次把住了汉朝的命脉。
王政君召来了以“谦恭”扬名的侄儿王莽。他们立中山王之子,9岁的刘衍为汉平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行使皇帝权力,而王莽的权力一升再升, “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一路飘红。王政君的一再放权使王莽的野心空前地膨胀。
最终,毒平帝、废刘婴、做代皇帝,当年王氏家族最谦恭最孝顺最知礼仪的青年终于自己做了皇帝。
将难堪与尴尬都留给了姑母王政君。
她这一生朱翰墨,都笼罩在母仪天下的光环里,始终也没能摆脱。这层荣耀给她带来不幸,从皇后到太皇太后,伴着西汉王朝一起,从鼎盛走向衰竭。

风住尘香花已尽
孝洁陈皇后
嘉靖帝之后
明代的宫闱并不香艳,也鲜少帝王与后妃琴瑟和鸣的佳话。后世典籍中,只有这一句“孝洁陈皇后,明世宗朱厚熜第一任皇后,元城人”,提到了她的故乡,元城。
明史记载卢晓芸,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期间,共有三位皇后,即孝洁皇后陈氏、废后张氏、孝烈皇后方氏。
陈氏为原配。

陈坟村人,书香门第,天生丽质,起初颇受宠爱。
但她嫁于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嘉靖帝,爆发过“壬寅宫变”,又以孤傲自负冷酷残暴而著称。
史料记载,嘉靖七年十月的一天, 陈皇后与世宗皇帝闲坐,此时张、方二妃献茶,世宗见二妃生得美,不由多看几眼,皇后吃醋,摔杯而起,触犯了嘉靖帝,皇帝大怒,厉声呵斥不已,陈皇后正有孕在身,受吓坠胎成疾,一病不起,不久去世。
她死的时候才二十一岁。
虽然后世中常常以心胸狭窄来评价她,但她求的,何尝不是人人渴羡的爱情呢?
她在临终之际,只想见见她的母亲。其父陈万言为了满足女儿最后的心愿,多次上疏陈请,但都被世宗以外戚窥伺朝政为由拒绝了。
于帝王而言,七年的夫妻情分一点都不算重,然而,她死后,世宗仍不肯宽恕她。他令礼部从简发丧,给她定了个并不中听的谥号:悼灵,草草埋葬于袄儿峪。直到穆宗登基,才得以迁葬永陵。
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仅是写下了“九月辛卯,皇后不豫……十月庚子,皇后陈氏崩”。
而《明世宗实录》更是只字全无,反而是有不少篇幅,描写关于皇后丧仪和谥号的争论。
在那样的社会里,一个女子的性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她贵为皇后。张浩锋
且翻遍史书,也找不到她真正的名字。

侠女之风
西秀
以一女完一城
《大名县志》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
西秀,大名府城内人。明崇祯年间,一兵匪首,率众围大名府城,声言城内某氏家有美女,愿得之后解围。某氏家人恐惧,百姓慌慌不安。
此时西秀挺身而出说:“以一女而完一城,此不世之功也,愿请代之。”匪首得秀而去。后西秀劝匪首改邪归正,官太平营守备。
短短的一段话,便交代了一个女子的一生。
她的身世,她不为人知的过往,她的悲喜,被一一隐去。有人说她本就是风尘女,在那样的时代,敢于挺身而出,这个小城女子,足以被铭记史册,哪怕是薄薄的几句话。
一直被后人称颂的义薄云天,有谁,还会记得她背后的隐隐落寞?

我以我血荐轩辕
郭隆真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妇女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河北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郭隆真,原名郭淑善,回族,1894年4月11日出生在大名县金滩镇金北村。

▲郭隆真(右)与张若名
15岁时,在其父亲的帮助下,创办了第一女子小学堂,教授新课本,教唱反封建歌曲。
1913年春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师,结识了刘清扬、邓颖超。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郭隆真和刘清扬、邓颖超等一起筹备成立了有600多人参加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成长为出色的女生运动领导人之一。
1919年8月,郭隆真两次参加赴京请愿,并组织女界爱国同志会进行多次游行示威,她总是活跃在队伍的最前面,曾三次被捕,每次出狱后又立即投入战斗。郭隆真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使她成为当时天津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许多进步青年到海外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0年11月,郭隆真和周恩来等190余人作为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的成员,离开上海,踏上了赴法留学的航程。
1923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她调入山东青岛工作,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中共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领导工人运动。
经过努力,不仅重建了党组织,还连续发动几次罢工,先后创办《红旗报》《海光报》等革命刊物。11月2日潘泰名,郭隆真在海边四方村与一女工骨干密谈时,引起特务怀疑鲱鱼宝宝,不幸被捕。
1931年被送往济南第一监狱,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亲自审讯。
5月4日凌晨,她和邓恩铭等同志一起被敌人杀害。年仅37岁。

青山处处埋忠骨
步超
抗日女英雄
生前,她是旧时代普通的乡间女子,30岁带着女儿考进师范学校就读,35岁时才以病弱之躯抛家舍业加入革命,投身抗日的洪流;
身后,她的遗骨一直没有找到,遗孤两度与亲人失去联系,在烈士档案和名录上,她的记载也几经浮沉。
她叫步超,出生于大名县红寺村。

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长驱直入,国土沦陷,同年11月大名县城被日军占领。
1939年春,经抗日干部冯注舟、廉书驹、韩培文介绍,她毅然离开父母和未成年的女儿,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洪流。被派到冀鲁豫抗日中学附设的政训班,接受为期三个月学习培训后,分配到三专区妇救会工作。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残酷阶段,抗日武装力量转入地下。
她一方面积极向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写标语、撒传单、开会教育伪军家属,一方面领导群众护秋、藏粮、抗捐、断公路、割电线、挖地道,给敌人以狠狠打击,群众则亲切地称她为“大姐”、“大步”。
1944年6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时任肥乡四区妇救会主任的步超,不幸被敌人逮捕。
在押往肥乡县城的路上,她以死向敌人抗争,在押4天4夜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在敌人的审问和拷打中,她的头发被揪去大半,遍体鳞伤,几次昏死过去……
7月19日,敌人将步超押到肥乡城西北角,把她推到已经挖好的土坑里,就义之际,步超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直到泥土埋过她的头顶。

永恒的古典
邓丽君
歌唱家

她的歌人人爱,她唱“漂泊在风海中的我,带着朦胧的悲哀,度过多少逆境风雨,厌倦流浪岁月,我随着风到处飘零,何处是我的归程……”
她是朴素的邓家女儿,她的故乡在等她。
身份证上登记为本籍河北省大名县的她,原名邓丽筠,祖籍大名县邓台村。其父亲邓枢1915年出生在邓台村,18岁时外出谋生,后参加国民革命军,是黄埔军校第十四期学员,曾参加台儿庄战役。
1949年辗转至台湾。1953年1月29日,邓丽君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龙岩村。
她听着父亲的京戏长大,在感受父亲思乡情浓中悟得人生真谛,并遥想着故乡的模样和亲人的情长。
她唱出的歌,风波湍急里逐渐显出人世间的真相,她痴情于,人间烟火,花开成海,隔了青山道阻且长的惆怅虺文忠。
作家韩松落评价她:邓丽君出现的重大意义之一,是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起飞的中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声音代言。彼时的社会结构下,倡导是的一种质朴的审美,正是这种取向,培育出了一个邓丽君,她那种干净的、甜润的、精心雕琢的声音,也是对她所在时代的最好回应。
30多年的歌唱生涯,3000多首中文、英文、日文歌曲,汇聚出了一个完美的声音形象,而在这个形象里,又包含了一个标准中国女性的形象,温润、明媚、柔韧。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巅峰莫过于此:让自己成为了时代记忆。
她就是后来我们称为邓丽君的女子,也是一直温暖存在于无数人心房里的女子。
她是兰,是永恒的古典。
——End——
往期精选
关注
【大名历史文化】王莽:白石与红字
围观【大名历史文化】那些古城中消失的牌坊
热文【大名历史文化】时光深处的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