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周梅森、姚晓英、赵卫防、王兴东:中国文化的新时代-检察日报

【大咖】周梅森、姚晓英、赵卫防、王兴东:中国文化的新时代-检察日报

原标题:中国文化的新时代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摘自习近平同志十九大报告

中国作家可写的东西太多,一定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这样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周梅森

中国的文化艺术要走向世界,应该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在其中,这样的作品才有中国特色斗破盘龙。
——赵卫防

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和它的魅力,在于艺术的感染力,艺术品质决定商业价值。
——王兴东

符合人性的运行逻辑,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
——姚晓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独特的题材,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特有的民族精神,让更多的艺术作品深入人心并赢得市场。
文艺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风向标,也是一个时代的风情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九大关于修改党章的决议中,更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彰显了党对文化统领的责任和自信。
21世纪中国文化,如何迎来一个新时代,成为艺术家们深思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中国文化标识
在2017年的电视剧作品中,《人民的名义》无疑是一部绕不开的作品。其收视率从首播的1.5%,一路飙升到单集最高7.3%,刷新了省台卫视历史上所有收视纪录,以及近六年来电视剧总收视纪录,成为毫无悬念的年度剧王。对此,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中国作家大有可为,真正关注中国在迅猛发展中的社会生活的作品就一定会有影响力。”
记者得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已先后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单位完成了《人民的名义》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等语种(文字)的版权输出合作。该书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代表。周梅森告诉记者,这一切都证明世界正在关注中国,关注描绘真实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
今年7月1日,国产动画作品《狐妖小红娘》在日本东京MX电视台开始播放,此前,《狐妖小红娘》日语版在外媒评选的“最受期待的7月新番”中位居第六,开播后在NICONICO(日本弹幕视频网站)好评率持续攀升桔片爽,第14话《金面火神》播放后,好评率飙升至87.6%。日本漫迷认为这部作品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有趣的剧情、中国古典风格的服饰及建筑、优美的音乐,都令他们耳目一新。
“中国的文化要走进国际市场,必须加强中国文化特色张敬豪。”对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向记者表示:“现在国际市场已经国内化,从电影市场来看,外国电影到中国来依然有好的市场效果。比如,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和最近公映的泰国影片《天才枪手》进入中国市场后很受观众欢迎,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是,艺术制造和塑造人物都达到了精致的程度,戏剧情节塑造和技术上都非常完美。那么,我国输出的影片要得到世界的认可,也要具备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汤灿 翡翠,所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倪诗蓓。”
他认为能够走向国际的作品需要具备以下因素:独特的题材,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特有的民族精神。“中国文化特色包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简单说就是要有中国味道,不能苟同于他人。”
“符合人性的运行逻辑,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表示赞同。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生导师、研究员赵卫防认为:中国的文化艺术要走向世界,应该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在其中,就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只有具备这样品格的作品,才是中国特色。影视剧创作来说,应该避免展示中国传统中糟粕的东西,来吸引眼球满足国外猎奇的眼光。太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不进行任何改进也不可以,虽然说民族的是世界的,但也应该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
周梅森还是以《人民的名义》为例:“《人民的名义》是以文学的方式讲清了什么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它是一次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普及,让百姓明白,传统的东方文化得到传播,效果突出任福耀。有国外网友这样评论:该剧以电视剧的形式向观众‘说明’了中国的政策和政治结构,同时,也为我们这些外国人能读懂中国的时事报道、了解中国当代社会提供了莫大的启示。”
今年暑期档,《战狼2》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不仅刷新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而且也超越诸多进口大片。反映中国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电影《二十二》,以真诚平静的艺术力量直指人心,公映后好评如潮,以400万元的低成本收获1.7亿元票房,振奋人心。
文艺创作者积极探索艺术创新,新的文艺形式和样式勃然兴起。电影《狼图腾》《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湄公河行动》、电视剧《琅琊榜》《伪装者》等作品,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网络成为原创新动力
9月17日,腾讯影业一口气发布了43部片单,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网剧等全版权联动的泛娱乐项目,《上海堡垒》《藏地密码》《西行纪》等知名IP榜上有名。此前,在今年8月于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一组数据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网络文学业的“新版图”。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数超过3亿,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推出作品1454.8万种,市场规模达90亿元。随着付费阅读用户的培育、对原创作品IP的深度开发和多重利用,未来十年,网络文学还将处于黄金发展期,将创造出更大的精神和物质价值。
网络会成为文艺创作的新动力吗?王兴东认为:文化传播渠道必然促进内容的向前发展,电视剧当年也是以有线传播和无线传播的方式走到百姓家的,如今网络已经载着高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覆盖了全中国,随之而来的,电视剧必然进入这样的渠道。电视剧原本就是大众的艺术,载上互联网之后,科技生产力推动文化艺术创造力成为前景更广大的产业,这就是“互联网+”。
姚晓英也表示:“网络会成为动力之一,这是艺术作品传播的另一个舞台,网络正在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成为创新动力的新媒介。比如,今天的网络视频,制作模式和内容就在网络吸引力竞争中不断提升hpsart。”
对此,赵卫防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艺术创作者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有厚重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原创力,山岸秀匡才是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的作品,才是精品。而网络可能未必能坚持这些原则,但台播的优秀作品,都做到了这一点。现在部分电视剧作品,只是在逐利,只满足了一部分的观看需求,而没有做到为大众服务。网剧和网络大电影,如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将其作为方向来引导,当然可以给台播电视剧带来一些启示,但网络影视剧并没有真正提供多少原创力,它们只是形式上的创新。
“我们的文艺创作还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保证创作的动力。”赵卫防说凯瑟琳大帝。
网剧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网剧的标签一度是低成本、短平快和轻松搞笑,而如今,一部网剧动辄都是投资上千万、上亿的规模。豆瓣评分高达9.1的32集网剧《白夜追凶》的单集制作成本便超过了200万元,但大部分钱都实打实地花在了制作上而不是明星片酬上。这也符合了日前公布的《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的规定: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以网络文学为原点,向电视剧、游戏、动漫等产业链延伸,引爆了创意和故事的价值。2016年,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互联网科技丰富了文化消费的渠道,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扩容了文化市场,让“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快速有力地传播。
艺术品质决定商业价值
阅文集团平台上的网络小说《花千骨》,经过改编,实现了影视、游戏的转化,成为现象级产品《花千骨》,出品方获得近2亿元的收益,这让很多小说创作者羡慕不已。商业时代如何保证艺术品质,如何实现商业盈利与艺术质量的双赢,这是文化生产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周梅森表示:“精心努力创作的作品与市场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好作品不愁没有市场,艺术家必须认认真真地搞艺术,这是《人民的名义》成功带来的启示。现在追我的资本不少。这说明一部作品被认可,反过来会影响市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和它的魅力,在于艺术的感染力,艺术品质决定商业价值。”王兴东说,“要达到商业营利与艺术品质双赢,关键要打造艺术精品。越是有艺术突破力和创新力的作品,越能吸引人、感染人,在市场中越能产生好的商业价值。比如罗林创作的《哈利·波特》,就在全球产生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当然,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双赢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哈利·波特的形象得到很好的保护,才实现了商业营利与艺术品质的双赢。国产影片《战狼》创造了我国军队中的特种兵形象,在市场上同样获得了不俗的商业回报。”
“精品实质上是真品,首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艺术家投入全部的真诚,艺术表现是一个普通的人都能感受到的真情实感。比如伊朗的《小鞋子》,通过兄妹间一个小鞋子就能感动全世界人,把伊朗文化传播出去。只有艺术家投入真情实感,创造出艺术真品,才能创造商业营利与艺术品质的双赢。”
赵卫防以《战狼2》为例对此作了解说:“首先《战狼2》保证了影片的基本质量,才有机会放大它的商业品格。”
但是《战狼2》的走红也点燃了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模仿的话题。如何在引进、模仿中实现中国艺术的创新,王兴东表示:模仿、引进只是一种参照,并不是一种依赖,最终目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文化产业的命根子是版权经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内容之一,文化经济是内容为王、创新制胜。而鼓励创新,就要依法保护创新成果。
姚晓英认为:文化产业,准确说是文化+产业。文化可以从虚空走向实体,可以从精神走向物质,它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单纯的精神。中国文化产业的提升拐点在原创,而原创要解决以下问题:必须珍惜原创能力,这是一切优秀作品的起源,艺术作品不会在重复中获得观众和认可;必须保护原创动力。创造不是制造,来自大脑从无到有的想象就是财富,和实体财富有同等的所有权;必须蕴含让原创能力生长的生态,艺术品市场不是食品市场,它关乎精神认同,它的传播需要多元素的集结;必须让作品与市场认可发生关联,观众培养和艺术家培养一样重要;必须有负责任的评论体系,这是对创作者的规范也是对观众的有效引导。
“我们应该从自身的文化特点出发,加入作品中,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赵卫防表示,我们在保证传统文化格调的同时,赋予它现代化的内涵。底蕴是中国的,形式可以是时尚的。我们走出国门的作品,正是蕴含着传统文化道德,伦理观家庭观在其中。比如长期备受欢迎的武侠电影,表现的也是我们东方的侠义之道和儒家的道德观,这正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底蕴的基础上,又有高科技的视听手段和现代化的讲述方式,就可以被全球接受。
“另外,我们还有很多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比如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都在做,它们在国内外都饱受赞誉。这种文创产品也典型体现了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的创新。”赵卫防说。
周梅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就是将视角对准了中国在大国崛起进程中惊天动地的画卷。身处这样时代,中国作家可写的东西太多,一定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这样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十八大以来,我们看到了执政党在反腐倡廉中所付出的坚定不移的努力,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力,为作家写作提供了充分的生活资源和思想资源,《人民的名义》生逢其时布龙度蝎子。”
对于文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强调: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这是何等宽容的心态管仲不谢私恩,何等宽广的心怀。
这是实现中国文化梦的正途。

检察日报新媒体出品
检察日报记者丨刘梅 龙平川 李红笛 谢文英
编辑丨陈俊丞
联系邮箱│jcrb2014@qq.com
猜你喜欢
十二金句!速览十九大报告中的法治要点
万元巨奖来袭!首届“法治随手拍手机摄影大赛”开始啦
【喜报】“中国检察好故事”征文双月评(6月7月)优秀作品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