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我们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冯大荣

【大学之道】我们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冯大荣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公众号
【写在前面】 冯大荣老师每周五会在中心给同学们讲解《大学》。老师结合自己的修心体验马来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修身之学。我们将老师的话记录下来,汇编成“大学之道”这一板块推送给大家,希望“大学之道”能真正根植在你我的心中。
原文:“所恶于上死神之白羽,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海猿,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字词解释: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我们厌恶上面的,比如说上面的领导欺凌你了,你千万不能用领导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下面的人。同样的道理,下面的人欺骗你,你千万不能用欺骗的手段对待你上面的人;厌恶前面的人不善,就不能用前面人的方式去对待后面的人;厌恶后面的人不善就不能用这种不善对待前面的人;厌恶右边人的不善,就不能用这种不善对待左边的人;厌恶左边人的不善,就不要用这种不善对待右边的人。这就是所说的絜矩之道。
一个人对我不善,我很讨厌他恩基爱,但是千万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人,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已所不欲异世流放,勿施于人”。

很多人容易在这个地方走入误区,觉得别人让我内心出现了情绪,就认为别人是不善,于是,自己也就不敢用这样的模式对待他人。
修心应该是这样,别人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不能激发自己内心的情绪,这才是心正。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受别人的影响,就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恶,那只能说我们的内心太狭隘了,说明我们需要成长我们的内心。
至于对待别人的方式,如果你能接受上面对你的行为,你就会辩证地看待上面的行为,因为有的时候来自上面的可能是忠言逆耳张嗣义,你消化了逆耳的言语,那你就不会“恶于上”。黄仁俊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内心不宽广,让我们对上面的感到恶,而不是真正别人有什么恶,至于会不会“使下”问题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如果你的手下同你过去一样,也是小心眼,是一位内心敏感的人,你就不能用上面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他,因为这样可能让他“恶于上”。如果这个人内心广博,即使你怎么严厉地对待他,他也不会感受不到你的“恶”,你就可以让他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让他接受更多的挑战,他自然也就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怎么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善还是恶呢?
首先说自己,修心以后自己可以对别人的任何行为不感觉到恶,这是修心的根本,否则修心就失去了方向。再次是自己不能主观故意去伤害别人,主观故意就是恶。除了不能主观故意去伤害别人外,虽然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需要考虑别人的接受力,如果别人不能接受,你还用这种严厉的方式对待别人,在某种意义上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也是恶。现实中,恶更多的来自于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或者刚开始是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让别人同自己对着干,最后就干脆主观上故意伤害别人。
至于别人的恶,更多的时候还是与自己的内心空间有关,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大吴诺弘,你就感受不到别人的恶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敌人真的很少,这个观念就与佛家就比较接近了。《大学》中提到的别人的不善,更多的是说这个人拒绝成长,主观故意去针对别人。如果说我们内心有足够的爱,我们就能包容他,就能让他得以转变,修心要走这条路才可以。当然李丽莎儿童节,对于极少数拒绝改变的除外。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