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原来滇池的边沿在马街,东寺塔下面有条龙......-云南青锋

【大美】原来滇池的边沿在马街,东寺塔下面有条龙......-云南青锋
大美青锋
昆明八景是昆明人的骄傲,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侃侃它们的秘闻~
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可以说是昆明的名片,它见证了昆明的历史沉浮也陪昆明人历经了无数次浩劫。

传说,金马碧鸡是昆明的守护神,有一年昆明有三个太阳,炙烤这昆明这片大地,使得民不聊生,碧鸡为了救昆明人就用它巨大的翅膀为昆明遮挡烈日。

在碧鸡奄奄一息的时候,金马为了救它而被雷电击倒,最后金马和碧鸡双双死去,而昆明也受了它们的庇护而得以重生。

1958年的金马碧鸡坊旧址 作者/潘星荣
金马碧鸡坊最早是石坊,坊建后1657年和1857年两次毁于战火,后又两次重建。最后一次是在光绪年间重建的。为两座木结构斗拱牌楼,东称金马坊,西称碧鸡坊,两坊各宽三楹,下面可通车行人。

金马碧鸡坊的历史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朝,汉代班固的《汉书》“王褒传”中记载,有人和汉宣帝说,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于是,汉宣帝就派了当时四川的著名文人王褒为谏议大夫,持节前往求之。由于诸蛮叛乱,道路闭塞不通,王褒并没有到达云南而只到了川西一带,在西昌写了一篇《移金马碧鸡颂》进行遥祭。

到了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对金马碧鸡的描写又稍加具体:“章帝时,蜀郡王阜为益州太守,治化尤异,神马四匹出于滇池河中……”“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碧鸡光景,人多见之。又传昔有凤鸣其上,土人呼为碧鸡,因以为名。”

第一座金马碧鸡坊是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建的,东为金马坊,西为碧鸡坊。二坊相隔数十米。

金马碧鸡坊最让人啧啧称奇的独特之处是,在于某个特定的时候,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捐书倡议书,太阳将落未落,金色的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据说这一奇景60年一遇!

金马碧鸡坊与为纪念咸阳王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的功德而建的忠爱坊形成了品字格局,合称“品字三坊”。

金马碧鸡坊不仅仅是一个景点,它是昆明城文化历史的一个悟点。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率领的护国军便经过这里,北上抗击袁世凯;
1942年初,为了保卫滇缅公路,杜聿明率领的10万中国远征军也经过这里,跨出国门;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昆明,陈赓将军站在汽车上缓缓通过金马碧鸡坊,进入昆明城。滇池风景区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也得益于滇池的调节。

传说很久以前,昆明一带没有湖泊,一个年轻的猎手为了寻找水源,来到了东海。无意中救了东海的三公主,龙王看他英俊善良想招他为婿,就不顾他的意愿就将他变为了一条小黄龙困在东海。小黄龙忘不了家乡和妻子,趁龙王不备逃回了昆明,然而他的妻子思念而亡,伤心欲绝的小黄龙吐出一湖滇池水后撞山而死。有了滇池水,万物便有了生机,昆明因此而变得富饶而美丽。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

古代的滇池,北起松花坝,南至晋宁宝峰,东到呈贡王家营,西到今马街山脚。大观楼长联中就有“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描述,可见滇池之大。

几千年来谷乙弘麻辣拌,静静的滇池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昆明人。那时候的滇池鱼虾成群,水草摇曳人与滇池和谐相处。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那个疯狂的年代,滇池也经历了一场浩劫——围海造田!

围海造田从1969年底开工,每天至少有10万人在往滇池里倾倒石头和泥土,经过筑堤、排水、填土造田三大“战役”,历时8个月,围湖面积3万余亩义县天气预报。

今天的滇池不再如当年的磅礴,却依然安静而美好的养育着昆明这一方水土张天师符咒。官渡古镇

这里曾是古时滇池东岸所设的船舶渡口,入夜,渡船和渔舟上的灯火宛若群星闪耀。南诏时期,官宦往来拓东城,需横渡滇池,在此登船下船,于是改原名“涡洞”为“官渡”,意味官家的渡口。

官渡古镇文化古迹众多, 人文景观丰富, 在不到 1.5 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 宋、 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

官渡古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已经深深的烙印在这座小镇的每一个角落。

官渡有句老话:“千年古城看官渡,官渡之魅在宝塔”,这里的宝塔指的就是位于官渡古镇最中心的金刚塔。

金刚塔塔高16.5米,重1350吨,全以红砂石砌成。让人称绝的是正方形的塔座,全部砌空,有东西南北四道弧形拱门相通,就像城门洞一样。

随着岁月的流逝,官渡不再是一个码头天黑黑钢琴谱,当年的繁华已不再。古老的庙堂建筑逐渐陈旧破败,有的甚至被拆除,著名的金刚宝座塔也沉陷了一米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
2001年4月,官渡古镇文化古迹抢救工程动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各级政府投巨资,将1350吨的金刚宝座塔整体抬升2.4米,并重建了妙湛寺及西塔,修复了孔庙,武庙,赐书堂,法定寺,土主庙,观音寺,上、下阁楼等古建筑。黑龙潭
传说云南龙王黑龙的龙宫就在此,这里的潭水又终年不会枯竭,故后称“黑龙潭”。

唐宋以来,昆明地区的老百姓就到黑龙潭祭祀求雨。明初,黔国公沐氏在此大兴土木,将龙神祠改名为黑龙宫,整个龙泉观初具规模。此后,明清两代,云南督抚多次对龙泉观进行修葺,规制不断完善。民国年间,这里称龙泉公园。

千百年来,黑龙潭公园里始终有一道奇观:一个清水潭和一个浑水潭,两个水潭形如一对兄弟,虽然相互连接,但是两潭水却始终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现在的黑龙潭公园在后山上广植梅树,有红、白、绿梅等近90个品种6000余株,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梅园之一。圆通山

圆通山是老昆明人的记忆,除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3月的樱花海也是美得深入人心。

圆通山不仅仅只是动物园,它还有着很厚重的历史渊源。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数纪念“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英烈的“螺峰阁”。

螺峰阁。俗称大方亭,因屹立螺峰山巅,故命名螺峰阁。建亭初衷是为了纪念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及护国首义阵亡将士。省主席龙云备大石碑,请袁嘉谷撰写碑文,但袁嘉谷不久病逝,石碑遂成无字碑遗留亭中。

缅甸战役中国阵亡将士碑。又称“安澜纪念塔”建于1945年,后因历史原因被损毁,如今的安澜纪念塔是2013年重建的。西战役纪念碑上刻有阵亡的士兵和军官的名录。

安澜纪念塔。在塔基的正面,用简笔勾勒出戴安澜将军身着军服、运筹帷幄的形象,两旁刻有题字。

1942年3月,戴安澜将军率第200师出云南,远征缅甸,期间取得同古保卫战、收复棠吉等战役的胜利。1942年5月,戴安澜在指挥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负伤,因缺乏药物治疗、伤口感染严重,26日于缅甸北部壮烈殉国,年仅38岁。

忠烈碑亭。建于1914年,是为了纪念云南辛亥革命志士黄毓美而建。其在辛亥重九之夜,冲锋在前,首破北门,建“光复首功”,云南光复后回师途中被刺身亡,年仅28岁。

唐继尧墓。唐继尧墓是1932年修建,墓为石砌圆丘形,高6米,直径为16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在国内为较大的陵墓。

唐坟正中刻写着“会泽唐公冥墓”,两边对联是:“功业须当垂永久,风云常为护储胥。”唐坟前神道两旁立有石狮、华表,唐坟之上还有许多石雕,气势壮观!

唐继尧(1883年-1927年5月23日),字蓂赓,中国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蔡锷指挥的昆明重九起义。随即并组织 “护国军”进行武装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可耻行径。是云南的英雄!东寺塔

东寺塔。位于书林街,始建于唐南诏时期,东寺塔原在常乐寺内,清道光十三年,因昆明大地震而倾塌。光绪九年重建,因考虑原址地基不牢,仍向东移数百步建造,陈丽峰所以东寺塔不在东寺街。

东寺塔林宰范,塔高40.57米,基座为正四边形,边长12米。塔身为方行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3级灭茶苦茶。塔底层南面辟一门,从第二层起檐上四面均开有券洞,每洞置一小佛龛欧尚红雀卡,内有石雕佛像一尊。

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制贴金金翅鸟,每只高约2米,俗呼金翅鸟为金鸡,故又称金鸡塔。
相传这4只金鸡,在冬春风多季节,还会“喔喔”啼叫,远近都能听到慈急医院。

传说东寺街下面镇着一口水井,镇压着一条恶龙。老昆明人还在见过这口井呢。后来在井上盖了近日楼。西寺塔

西寺塔又名慧光寺塔,立于昆明市南面的东寺街中段西侧,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西寺塔约建于大理三塔完成之年的840-859年之间,西寺塔在慧光寺内,东寺塔原在常乐寺内,与东寺塔对峙,一起历经昆明风雨

据说古时的西寺塔既是佛塔,也是滇池渔民的灯塔。西寺塔每层都有佛龛,夜晚会在佛龛上点灯,在塔灯的指引下,渔民们摇着渔船,唱着渔歌,驶往回家的路。长虫山

长虫山又叫蛇山,昆明大观楼长联“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中的“北走蜿蜒”即指长虫山。

满眼望去,山上光秃秃的不长树,而就只有草,和那些如同被上帝放牧在这里吃草和漫步的羊群一般的石头。这些石头的分布既有规律而又无规律,在天地之间构成了别样的和谐风景。

在昆明有句老话叫:“长虫山,长虫山,吃云南,屙四川。”从这句老话中可以领悟到长虫山延绵数百公里的山势走向。

长虫山是昆明城区的最高点,可以适合鸟瞰昆明全市,特别是夜晚,整个昆明灯火辉煌,带来的震撼言语无法形容。

到这里呢,小编已经和大家侃完昆明八景了。小伙伴们是不是也觉得现在的昆明八景和以前的昆明八景变化挺大的?
友情提示:希望大家多给鼓励、多提意见!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分享是一种欢乐!
来源:微游云南
本期编辑: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