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家乡】同学们,看过来!天台百年名校展示,有你母校吗?-天台县上海商会

【大美家乡】同学们,看过来!付瑞亭天台百年名校展示,有你母校吗?-天台县上海商会

天台县百年名校展示
一所百年名校,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深深根植于大地之上,把文化的种子向四周播撒;一所百年名校就是一个精神家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万千莘莘学子从这里出发,走向远方。百年名校以其丰厚的人文底蕴,文化之根,精神之魂,影响、辐射整个区域教育,是一个地方办好教育的根基和自信所在。天台自古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学在天台、小县大教育名声在外,教育底蕴深厚。天台教育推出全县五所百年名校,目的是从这些百年名校中汲取文化养分,增强教育发展自信,为打造“学在天台”,助力“名县美城”建设,壮实底气、夯实基础。
浙江省天台中学

天台中学肇始于1906年金文田先生创办的天台中学堂。曾历经天台中学校、天台县初级中学校、天台县立初级中学等时期,1953年更名为浙江省天台中学,成为省属中学。

1981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97年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07年被评为全省14所省优秀一级重点中学之一,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建校111年来,天台中学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出色的办学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材,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160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00多位获得博士学位,5000多人位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有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分子遗传学家洪孟民,画家袁枢贞,经济学家袁贤能,中国“最美医生”陈菊梅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百年名校,历久弥新。一代又一代的天中人秉承着“自觉鼎新,大器卓然”的校训,凸显出“自觉卓越”的天中特质。特别是近20多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现任校长郑志湖带领全体天中人“自强行健、同心远行”,实现了由历史名校向现代名校的重大跨越,天台中学已成为“学在天台”的一面旗帜。

天台县实验小学

钟灵毓秀的天台山,孕育出百年名校——天台县实验小学。学校前身是1912年由袁鼐臣老先生创办的模范小学,后更名为城关一小, 1986年12月被命名为天台县实验小学,属省内首批实验小学,1995年7月,天台县实验小学和城关镇中心小学分开办学,迁址天台县赤城街道学后巷1号继续办学。

自立校以来,学校培育了无数学子,先后走出了教育家袁相碗、著名诗人、散文家丁锡满、高级工程师陈立品、著名科学家陈十一等众多杰出的人才,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

近年来,学校进入新的发展期爸爸别走,秉承学校百年文化底蕴,坚持严谨治校、质量立校,以“和乐校园,五彩童年”为理念,积极构建“和乐”教育体系,大胆探索集团化办学,努力推动始丰新校区建设。做好五字文章,办好优质教育许继丹,为“学在天台”增动力:指向“全”字,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五养课程体系,全员抓质量,重视全科教育,实现全面素养提升;紧扣“和”字,深化德育体验实践活动,打造“和乐”德育品牌,培养“和乐”少年;抓牢“合”字,依托三级家委会,家校合力,实现“一生”牵“一家”,“一家”带“一县”的教育新局面;守住“静”字,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办教育;凸现“铁"字,制定“铁”的制度,遵守“铁"的纪律,培养“铁”的团队,做教育战线上的“铁军”。全力创建美丽校园,全速打造省级名校,主动助力天台县创建“名县美城”。

天台小学

天台小学,又名天台县赤城街道中心小学,位于天台县工人东路288号。原址为老城区内的方公祠,前身是1912年袁鼐臣老先生创办的模范小学。

1913年,学校易校名为第一国民学校。1923年改称城区区立城一初级小学。1934年改称天台县第一学区区立城一小学。1941年更名为天台县城东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5月,天台城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翌年学校更名为天台县立城东小学。此后至1992年,又经历了7次易名或复名。其间,在易名天台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之后,于1986年12月,又被命名为天台县实验小学,从此一校两名并存。1995年7月,天台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和天台县实验小学分开办学,本校以前者为校名,在原校址继续办学。2003年11月,学校易名天台县赤城街道中心小学,同时冠名天台小学。2006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学校先后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首批标准化“手拉手地球村”、全国第三批“绿色学校”、全国特色语文示范嘉庆君游台湾校、省文明单位、省标准化学校、省示范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40余项。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人士曾在我校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博士,敦煌史学家齐陈骏教授,江苏省原教委主任袁相碗教授,上海市宣传部原副部长、解放日报总编辑丁锡满,美国哈佛大学李亦平副教授等。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前身为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文溪书院妻情六欲,是现代著名爱国作家、抗日烈士陆蠡母校。建国后,校名定为“县立平镇小学”;1957年,改校名为“平桥区中心小学”;1975年校名改为“平镇中小学”;1979年校名改为“平桥区辅导中心学校”;1992年7月,撤区扩镇并乡后,校名改为“平桥镇中心小学”,沿用至今。2007年8月31日,学校搬入新校区。同年,学校被命名为天台县第二实验小学,一校两名。

百年峥嵘岁月,积淀下深厚独特的校园文化底蕴。学校以“教师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以“学习与生命同行”为校训,以“尽责、合作、创新”为校风,以“以人育人,以爱育爱”为教风,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为学风,坚持遵循“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办成富有艺术气息的墨韵校园叶选基。

学校以书法教育为特色。从1984年开始探索书法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书法教育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首批“书法教育实验基地”、连续荣获浙江省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台州市书法团体赛冠军、天台县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天台县书法传统项目学校,社会声誉鹊起,被誉为“书法家的摇篮”。一茬又一茬的小书法家在这里起步,走向远方。

天台县街头镇中心小学

街头镇中心小学座落在天台县西部寒山文化发源地街头镇,学校东临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西接风景秀丽的寒山湖,南揽母亲河始丰溪,北倚百年老街古建筑群,是天台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学校前身为“蓝洲书院”,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解放后,学校更名为“街头区中心小学”,1987年被命名为“街头区辅导中心学校”。1992年撤扩并后学校更名为“街头镇中心小学”。距今已有190多年的办学历史。百年名校,桃李芬芳。中国科学院分子遗传学博士俞德超,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台州市文联主席叶玲君等都曾在这里求学。

多年来,学校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合文化育人功能,以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积极挖掘,继承发展。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寒山书韵》、《和合课程》等校本教材,传诵寒山和合诗词,校园角角落落都留下和合文化的印记,走出一条“传承和合文化,构建和合校园”的特色新路。把和合文化深深植根于校园,熏陶着每一位师生,涌现出家喻户晓的美德少年张静初,她的事迹被编进教材。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传统文化进校园首批项目试点学校、浙江省和合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浙江省示范性社区学王香如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台州市优秀少先队大队、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多项办学荣誉,成为一所以和合文化特色教育著称的乡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