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寿衣门美人醉!朱元璋情有独钟的是......你肯定猜不到!-古钱币私下交易A

美人醉!朱元璋情有独钟的是......你肯定猜不到!-古钱币私下交易A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红釉瓷器情有独钟。在他看来,朱姓属火,火即红色,红色又是五行当中南方的代表颜色,朱元璋即发迹于南方,故他认为红色为喜庆吉兆之色。
他定国号为大明,暗含了对红色的崇拜。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正式颁布了“以红色为贵”的旨意,并且要求宫中内外皆以红色作装饰,宫中器物红色尤珍,最具时代特色的釉里红缠枝花纹大碗、缠枝花纹大盘,端正典雅,胎质洁白细腻,红色纯正艳丽,纹饰精美生动,可谓一枝独秀。
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宣德时烧制出了祭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

红釉的种类很多,除鲜红外,由已浓淡而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品种。深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
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又叫珊瑚釉,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
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钧窑红釉刻字纹盘(窑变)

拍卖结果
LOT号:1968
估价:3,500.00-3,500.00万
成交价:4,600.00万
拍卖公司:香港铮鼎(香港)
拍卖日期:2017-06-30
清雍正-乾隆早期红釉地画珐琅梅花山石玉壶春瓶

拍卖结果
LOT号:7290
估价:1,500.00-2,000.00万
成交价:2,530.00万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北京)
拍卖日期:2011-06-05
来源:上海藏家旧藏
本品秀巧典雅,曲线隽美多姿,所敷施霁红一色宝光内蕴,纯正妍丽,凝厚莹亮,为有清一代霁红釉之典范。其上以珐琅彩绘一树寒梅,依叠石横欹盘出,虬干老辣苍劲,枝头吐萼含英,布局疏朗,气息清新。绘画精细,彩料妍丽,白梅构造为五瓣单层,花萼以黄料敷染,花瓣略染胭脂红、绿色珐琅料,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并与鲜红色地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富具立体效果。叠石晕染蓝料,质地湛亮透明,灰紫梅干点染青苔,苔点为绿釉上加染白料,形成苍雅浑厚之感。凡施彩之处表面皆有开片纹,为清宫雍干之际珐琅彩料之特性。圈足处理异常规整,底施白釉,莹润坚致,彰显非凡丽质。远观之,风格清丽,气韵隽逸,彰显出一份雍正御瓷之精巧与秀雅。
本品虽为无款,但就其胎釉特征、纹饰风格判断,烧造时间当为雍干之交无疑,属于内府御物。唯是对其具体年代归属究竟为雍正还是乾隆早期的判定颇为不易。据《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珐琅作》记载,雍正九年八月十四日雍正皇帝曾传旨:着画梅花,或本色,或红色地章烧珐琅。可见,红地珐琅彩瓷器在雍正朝是曾存在,传世实物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清宫旧藏“清雍正 瓷胎画珐琅红地白梅花碗”(图一),以胭脂红为色地,其效果与本品非常相类似,梅花画法亦为五瓣单层,见《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页196,图Ⅱ-24。同时,雍正皇帝对霁红釉的钟情至深,即位以来多次谕旨瓷务事宜,均曾提及烧造霁红釉器皿,最为典型的一例莫过于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的记载:“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瓷盘片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何故?将此破瓷交给年希尧,照此破瓷釉水烧造。”于此可见,雍正皇帝对霁红的关注颇深,无疑缘于内心喜爱之故。因此,雍正皇帝若以霁红为色地烧造珐琅彩瓷器完全是有可能的,只是对应实物目前尚未见发现。
而乾隆朝类似的实例则是对应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清宫旧藏“清乾隆 磁胎画珐琅红地白梅花胆瓶”(图二)的设色、画法、花枝构造皆与本品高度一致,如出同一人之手,肯定彼此所依据的粉本绝对是相同的。该对胆瓶依据造办处档案记载烧造于乾隆七年,因此本品最晚的年代也就是在此前后。其霁红釉的呈色特征、质感皆与本品相同,两者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完全一样。另见香港钟氏怀海堂藏“清乾隆 红釉粉彩梅竹双清图玉壶春瓶”(图三),与本品如出一辙,造型相同,纹饰几无差别,只是翠竹与叠石之不同,后者底部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明确无疑的乾隆御瓷,见《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页224图版79。可鉴本品若为乾隆御窑之物,并非孤例无证。
乾隆皇帝对梅花的喜爱,为有清一代帝皇之最,植梅、赏梅、画梅、咏梅、赞梅,皆无所不及。乾隆朝专门在宫里养植不少盆栽梅花,为初春时分萧寂的清宫带来无限生机,乾隆皇帝曾赋诗“山亭构为野芳开,春意方舒殿里梅”赞咏盆梅为初春的清宫里带来舒雅。当时清宫瑞安放不少咏梅的对联装饰,如阅是楼的楹联为“日长莲漏三阶正,春到梅花合殿香”,乐寿堂楹间有“土香阶草才苏纽,风细盆梅欲放花”。不止如此,还以梅花命名殿堂,如养心殿西耳殿曰“梅坞”并为乾隆御书题匾,是专门乾隆皇帝上朝间休息的地方。为亲睹江南寒梅春色,乾隆皇帝不惜六下江南赴苏州邓尉山赏梅,邓尉山为赏梅之胜处,驰名古今,痴梅的乾隆皇帝当然不能错过。弘历本人还最擅长画梅,习宋人画梅“疏枝浅蕊”之法,风格清疏简约,并一生赋写赞咏梅花之诗多达二百所首,为古今之最,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御制咏梅诗》行书扇面、《御笔瓶梅图》扇面(图四)即是例证,痴爱之深由此可见。他醉心收集前朝名家绘画梅花的作品并细加评点,内府典藏历代绘画梅花题材的书画至乾隆朝最盛。而最直观的一例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弘历古装像图》(图五)中就可以见到,乾隆皇帝一手执笔,若有所思地坐在书案前,案几上就出现“旁有一瓶梅,横斜数枝入”的情景,并且身后窗外尚植一树梅花,正侧偃仰,千姿百态,所居之处皆有梅花相随。由此小小的事例可见乾隆皇帝对代表赵宋风雅的梅花情韵的刻意追求。
清乾隆 霁红釉描金题诗花卉纹胆瓶

拍卖结果
LOT号:1313
估价:400.00-500.00万
成交价:1,916.00万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
拍卖日期:2005-11-28
清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龙纹太白尊

拍卖结果
LOT号:0100
估价:1,229.80-1,229.80万
成交价:1,732.50万
拍卖公司:中正拍卖(台湾)
拍卖日期:2018-01-26
太白尊属康熙御瓷书房名器,或因造型似李白饮酒尊而得名,有豇豆红釉、白釉品种。《匋雅》记述“太白尊惟康 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饮流斋说瓷》亦载“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 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壁。”因豇豆红烧 制难度大,成品率底,且无大件,均为康熙皇帝的御用文房器物,康熙朝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即失传。
元/明初十四世纪红釉刻龙纹连盖梨式执壶

拍卖结果
LOT号:0036
估价:900.00-1,200.00万
成交价:1,130.00万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香港)
拍卖日期:2011-10-05
出版:Anthony du Boulay,《Chinese’s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伦敦,1984,页158,1994-2010年,卷2,编号651
Sarah Wong,,《Fiftie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Twelve Chinese Masterworks》,Eskenazi,伦敦,2010年,页32,图4
来源:Frederick M Mayer收藏伦敦佳士得1974年6月24日,编号79Spink & Son,伦敦。展览:《Chinese Ceramics for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大英博物馆,伦敦,1994《Evolution to Perfection. Chinese Ceramics for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罗,1996,编号106
明永乐红釉高足杯

拍卖结果
LOT号:0008
估价:800.00-1,200.00万
成交价:962.00万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香港)
拍卖日期:2011-10-05
来源:仇炎之收藏。香港苏富比1980年11月25日,编号46。展览:展览:《Chinese Ceramics from Meiyintang Collection》,大英博物馆姜柔伊,伦敦,1994年。《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 蒙地卡罗,1996年编号108。
明初釉红瓷器,釉色艳丽夺目,却殊为珍罕。自元末伊始,景德镇御窑厂研制釉裹红,然铜红烧造困难,接近一个世纪的反复试验,自永乐时,才偶得如本品发色殷红亮丽之作品。明御窑厂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因烧制失败而刻意损坏的残片,足见佳品之难求,成功之可贵,见《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淘宝寿衣门北京,2009年,页14,图10。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清宫旧藏永乐年款高足杯,外施铜红,内留素白,另有高足杯,无款,通体施红釉,饰以描金,见于《中国陶瓷全集》,上海,1999-2000年,卷13,图版12-17。东京出光美术馆又藏一例红釉暗花龙纹高足杯,书永乐四字年款,刊于《中国陶瓷:出光美术馆图录》,东京,1987年图版159,后售于伦敦苏富比1980年4月15日,编号265。景德镇明御窑出土相类似的永乐署款红釉高足杯,宣德地曾红釉圆器堆中则发现无款红釉高足杯,另有宣德款外红内白高足杯,见《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图版24及46;图3则载于《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鸿禧美术馆,台北,1998年,编号52-1。出土明初高足杯的外观比例各异,永宣之分并不明确,但刘新图在鸿禧美术馆图录中的文章中,附永宣瓷器线描对比图(页154),显示宣德高足杯口足外撇较永乐器略为明显。
明宣德红釉敞口盘

拍卖结果
LOT号:0009
估价:720.00-1,000.00万
成交价:844.00万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香港)
拍卖日期:2013-04-08
来源:R.H.R. Palmer 收藏(1898-1970年),编号470伦敦苏富比1968年5月28日,编号98展览:《Mono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48年,编号126,图版IV(图例)《Evolution to Perfection.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罗,1996年,编号109
浅弧壁,矮足内敛,盘心微陷。壁外器内罩施铜红,巧留口沿一圈素白。发色殷红,釉聚洼处,略泛绛紫。足内白地署青花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康熙 豇豆红釉柳叶尊

拍卖结果
LOT号:3014
估价:220.00-350.00万
成交价:426.00万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
拍卖日期:2017-05-31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30日,拍品1233号
尊小口外撇,长颈,溜肩,肩下敛收,高圈足。通体施豇豆红釉。足墙边涩胎无釉,圈足内施白釉,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此尊造型纤巧俊美,釉色匀净,盈润如玉,为康熙单色釉瓷器中之佳作。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藏一件器型相同的豇豆红柳叶尊,足墙镶金属边,2015年9月15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918号。
清康熙 豇豆红釉镗锣洗

拍卖结果
LOT号:7440
估价:130.00-230.00万
成交价:368.00万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北京)
拍卖日期:2016-06-06
本品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精致,线条流畅。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釉面光洁明亮,洗上绿色胎点几不可见,宛如豇豆之红色,此发色为少见的大红袍品相,且保存完好,十分少见,仅见北京故宫所藏的一件清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的发色可与之媲美。器外底心书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若色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代御窑制器中,惟豇豆红者品相悬殊,且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可见其深受皇帝推宠,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日本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称其为桃花面的传说。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一例,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22,图19。上海文物商店藏有一例,著录于《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68,图69。
备注:1.仇焱之“抗希斋”旧藏;2.胡惠春先生1930-40年代购于上海3.胡惠春先生“暂得楼”旧藏展览:《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5年,编号3清雍正红釉石榴尊

拍卖结果
LOT号:3057
估价:150.00-250.00万
成交价:364.00万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香港)
拍卖日期:2013-10-08
来源:香港苏富比1978年11月28日,编号164石榴寓意多子多孙,于明代已是相当盛行之纹饰,而将其用作为瓷器造型,则是雍正一朝的创新之举。石榴尊器形可见许多不同釉色之作例。参考一件仿汝釉石榴尊,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载于《故宫清瓷图录》,卷1,东京,1980年,图版126。北京故宫一件霁蓝釉藏品,录于《清代御窑瓷器》,卷1,下册,北京,2005年,图版127。还有两件茶叶末釉尊,其一存于南京博物院,刊录于《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2003年,页206,另一件则藏于吉美博物馆,载于《东洋陶磁大観》,卷7,东京,1981年,彩图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