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广场廊坊行书,东床快婿的名作(二)-深圳锐思花雨

行书,东床快婿的名作(二)-深圳锐思花雨

春秋时期。
有一天,孔子门下弟子子路,在老师门前鼓瑟一曲。
因材施教的孔子对子路有着较高的要求,听罢之后,认为子路弹得不够好。
弟子们知道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甚至有些人就开始不那么尊重子路了。
孔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正式地对子路进行了一番评价: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这就是我们今天成语“登堂入室”的由来。
古代的宫室建筑,“堂”在前,有点儿现在客厅的味道;“室“在后,则有些私人的感觉了。
孔子的意思是:
子路的水平其实已经很高了,如果将之比作房子,他现在已经进入到大堂之中,只是尚未达到最高的“室“的标准。

子路的勤奋显而易见,“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讲的是子路听到了新的知识就会很着急;因为老师之前讲的他还没有来得及实践。
子路的聪慧显而易见,“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讲的是子路只要听三言两语,就可以了解案子的真相。
这样的子路尚且很难达到殿堂级水准,可见“登堂入室”有多难。不过,在书法领域,却有一位毋庸置疑的“圣人”,凭借先天的聪慧与后天的努力,当之无愧的成为书法殿堂级人物,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生活在晋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晋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期。正如我们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晋书”也是常常与之相提并论的,足见晋代书法的历史地位。虽不可否认推动晋代书法发展至顶峰绝非一人之力,但即便是在群星璀璨的时代,王羲之仍是最夺目的那一颗。

生活于魏晋时期的王羲之,免不了有着时代的烙印。那时的文人崇尚清谈,自有一段风流的态度。王羲之也不例外。
据说当时,郗太傅有一个心爱的女儿,才貌双全。到了待嫁年华,郗太傅就想为女儿找一个如意郎君。早听说琅琊王氏的子弟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于是郗太傅就对当时的宰相王导透露了自己的想法。能够与郗太傅联姻,王导自然求之不得,满口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郗太傅就让管家前去相看。早就得知消息的王氏子弟盛装出迎,希望能成为郗太傅的女婿。管家看了半天,迟迟下不定决心。这时,他来到东厢房的书房门前,发现书房中坐着一个袒露着肚皮的年轻人,一脸神游天外的表情。管家很吃惊,上前与之对话;不料此人对他却是置之不理。

郗管家回府,将今日见闻一一禀告郗太傅;郗太傅哈哈大笑,选中了最后这位旷达不羁的王氏子弟——他,就是王羲之。为此我们的字典上也多了一个成语:东床快婿。
至于当日王羲之为何有那样的举动,并不是出于哗众取宠的目的;回府途中遇到了难得的碑刻文字,一时入神,忍不住细细品味。或许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得明白:作为书法艺术集大成者的王羲之,他的成功绝不是什么“神来之笔”或“天纵英才”,有的不过是“勤能补拙”的刻苦勤奋罢了。

王羲之擅长各种书体,不过最为登峰造极的当属楷书、行书和草书。其中,更以行书作品《兰亭序》而在书法界享有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书圣”的得名也因此而来。虽然真品早已不知其踪,但即便是临摹品,也足以令人着迷。

作为王羲之的万千粉丝,唐太宗无疑最有声名。他亲自为《晋书》撰写了《王羲之传》,还多方搜集临摹王羲之的真迹。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以帝王之尊倡导向一人学习书法者,仅太宗一人而已。

在宋代,王羲之的另一个粉丝姜夔,日日研习《兰亭序》;不仅如此,还会将临摹的感悟写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金默玉,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二十多年都无法吃透王羲之书法之精妙,其高深可见一斑。

之前我们说过,行书流行于两汉时期;但当时,更多地属于人们的一种自发行为。直到刘德昇对行书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后,行书才算是得以真正的发展。到了东汉,行书不再只流行于民间,开始走入上流社 会。不过,早期的行书总是与隶书分割不开的,这点从王羲之早期的行书作品中不难发现,如他的《姨母帖》。

横平竖直的隶书书写习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风格也更加古朴,与钟繇的书法风格极为相似。不过,待王羲之渐渐走近行书并形成自己特色后,风格焕然一新。《兰亭序》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快雪时晴帖》。

《远宦帖》

《上虞帖》

南朝·梁袁昂就在他的《古今书评》中点评王羲之的行书:
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很快,王羲之的行书就风靡全国,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文人争相模仿的对象。钟繇的行书时代,宣告结束了。

在王羲之的行书作品中,仿佛可以看到他运笔如飞又遒劲有力的状态。成语“入木三分”,就是对王羲之书法笔力的最好佐证。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记录了下来: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
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东晋时期,皇帝要在北郊举行祭祀;祝祷的文字已经由王羲之预先写在了木板上。之后,工匠们还需要对祝祷文字进行再加工——凿刻下来。当他们凿刻的时候,发现王羲之笔力之遒劲,居然已经深入到木头下方三分。

笔力遒劲固然是王羲之行书的特色,但绝不是全部。如《兰亭序》,笔法变化丰富,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丧乱贴》则带着草书的味道,纵横捭阖之中,流露出作者情感世界的激荡起伏。

对后世书法大家或书法学者而言,《兰亭序》和《丧乱贴》,更是他们入门甚至精进的第一法典。
在这之后,历代书法家大多沿着王氏父子这一派不断精进,行书也多有发展。
比如唐代,虽然是楷书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涌现出如“楷书四大家”这样的书法名家。但如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柳公权这样的楷书大家,行书造诣也叹为观止。尤其是颜真卿的行书,堪称是继王氏父子之后行书发展的又一高峰。他的代表作《祭侄文稿》,处处流露着他内心的激愤不平之情:心绪不宁,草草书写,看似杂乱,却都体现着对规则的遵从。线条遒劲有力,又舒缓自然;将满腔情绪灌注于笔尖,动静结合又动静相宜。后人皆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朝之后,并称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在行书书写上各有千秋。比如苏东坡,其书法典范,沿袭王氏父子以及颜真卿与柳公权,根基十分扎实。他本人又是极为豁达的性格,这一切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上,也体现在了他的书法作品中,《寒食诗帖》就在此列。也正因此,苏东坡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真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至于黄庭坚,最擅长的是草书;因此在行书的书写中,难免留下草书的痕迹。故而他的行书作品,变化多端的同时,也有着草书出神入化、洒脱不羁的风度。

元代书法家对晋唐名家最为推崇,如最负盛名的赵孟頫,他推崇备至的便是王羲之。不仅学其形,各个书体均有涉猎;而且学其神,各个书体都可称精通。《临兰亭序》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至于明清时期,书法家虽然不在少数,但能够推陈出新的却已几不可寻。唯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消费广场廊坊称得上的别出心裁。

有时想想,或许越到后来,想要创新就越难:
甲骨文到金文,因为书写载体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特色;
从金文到篆书,因为功能的不同,也会做出效应的调整;
从篆书到隶书,因为主要使用对象的不同,也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
但以上这几种,尚且属于规范书写汉字的范畴;后来的草书,却跳出窠臼,独树一帜的成为艺术品。
不可否认,留给行书的空间,真是不多。但即便如此,它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不是么?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全世界优秀女性的
成长故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