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乐惠近年有哪些重要考古新发现?-文博考研资讯

近年有哪些重要考古新发现?-文博考研资讯


近年全国范围内有很多考古新发现,许多值得关注。下面仅列举几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最后冲刺阶段起到抛砖引玉、总结提升的作用。你认为还有哪些考古新新发现值得关注?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补充。

“南澳1号”明代沉船(2010)
发掘单位: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
2007年5月,南澳县云澳镇渔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条满载青花瓷器的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瓷器,2007年6——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水下考古工作队对“南澳I号”进行调查和试掘,绘制出沉船海床面的平面、纵横剖面图。2010年的发掘显示,沉船现存有十六道隔舱板,十五个舱位;现存船体长约27米,最宽的隔舱长度7.5米。出水各类文物1万余件。
意义
“南澳Ⅰ号”是目前我国最深的水下沉船遗址,其水下发掘和保护难题的解决方案成功运用于发掘过程中,为中国水下考古树立了一个标志性和规范性水下考古项目。
“南澳Ⅰ号”是目前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调查和试掘的第一条明代沉船,也是保存最好的明代商贸沉船。为研究明代中晚期海上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南澳Ⅰ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它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以陶瓷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窑系产品极富特色。由于漳州窑的属性,目前国内传世与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见,窑址发掘亦多为残件;本次发掘不仅提供了品种极为丰富的成品,同时也填补了16-17世纪间大航海时代我国海外贸易政策转变、东南沿海经济结构变化等资料的空白。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2010)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翼城县文物旅游局
大河口墓地因被盗而发现。经钻探墓地分布面积4万余平方米,埋藏西周墓葬约1500余座。迄今已两次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面积达15000余平方米,发掘西周时期竖穴土坑墓585座、车马坑24座。大型墓随葬青铜器较多,部分青铜器如鼎式簋、三足盂、鸟形盉、青铜灯等器形非常罕见;在数十件青铜器上铸有铭文,最长的铭文110余字;在多数铭文中提到“霸伯”“霸中”,还提到“芮公”“井叔”“倗伯”“格伯”等等。
意义
大河口墓地的发现,揭示了不见文献记载的霸国,也是继曲村墓地、横水墓地之后,西周考古学史上又一次重大发现。在西周至春秋早期墓地中,大河口墓地规模之大、保存之好、时间之长、规格之高在全国罕见。由于保存完好,可以为周代埋埋葬制度的研究提供多方面份额信息和重要材料,而其丰富的随葬品为探讨周代墓葬器用制度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大河口墓地出土青铜器甚多,铜器铭文显示,这是一处名为“霸伯”的宗族墓地。关于“霸伯”,史料没有记载,这一发现可补史缺。
此外,大河口墓地有诸多特殊现象值得关注,如墓口四角有斜洞、多见腰坑与殉狗等,与近年发掘之绛县横水西周墓葬相同而与天马—曲村西周墓葬有别。三处墓地风别属“霸伯”、“倗伯”和包括晋侯在内的晋国宗族墓地,彼此相邻,对探讨周代分封与族群关系至为重要。

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2011)
发掘单位: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
哈民聚落遗址位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的腹地。遗址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2010和2011年的发掘,揭露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总共清理房址43座、灰坑38个、墓葬6座、环壕1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玉器等近千件遗物。遗址内发现有7座房址屋顶保留着塌落的木质构架痕迹。此外,F40居住面上清理出土了98具人骨,场面触目惊心。据现场情形分析,这不是正常死亡,这里也不是死亡的第一现场。死亡原因,推测有战争、瘟疫、内部冲突、祭祀、自然灾害等等。
意义
哈民遗址是近年来在科尔沁沙地腹心地带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向世人展示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97具人骨的发现已相当令人震撼,其中存留遗骸近百人的房屋,其谜底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种以往罕见的文化遗存,也为探讨这一区域与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及东侧的韶山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了解北方文化通道的关键地点。几座保存有房屋木质梁架结构的房址,为今后科学的复原史前房屋的建筑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证据。房址中大量人为弃置的先民遗骸,为我们研究该聚落废弃的原因提供了极好的资料。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2012)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局
2011年,陕西省、市、县三家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神木石峁遗址开展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石砌城墙,以及城门和疑似“马面”“墩台”“角楼”等城防建筑。2012年的复查确认了石峁城墙保存基本完整且大致可以闭合,并构成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个层次组合的石峁城址,城内面积在400万平方米以上。
2012年重点发掘了外城东门址,揭示出一座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筑造技术先进的城门遗址,包含内、外两重瓮城、砌石夯土墩台、门塾等设施,出土了玉铲、玉璜、壁画、石雕和陶器等龙山晚期至夏时期的重要遗物。外城东门位于外城东北部,门道为东北向,由“外瓮城”、两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内瓮城”、“门塾”等部分组成,这些设施以宽约9米的“『”形门道连接,总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从地势上来看,外城东门址位于遗址区域内最高处,地势开阔,位置险要。
意义
石峁遗址系目前国内所见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至夏阶段城址。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对进一步理解“古文化、古城、古国”框架下的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2013)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沂水县人民政府
墓葬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的“纪王崮”山顶,隶属泉庄镇。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分别于2012年2月到7月和2013年9月到10月,对两座春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一号墓为带一条墓道的岩坑坚穴木椁墓,由墓室、墓道及附属的车马坑组成,而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长方形岩坑之中。外椁位于墓室中部,内有内椁、二个器物箱和三个殉人坑。殉人坑皆一棺,内殉一人。内椁内设重棺,棺内人骨已朽,其周围铺有厚厚的朱砂。棺椁下象征性的“腰坑”内殉犬一只。墓道东向,位于岩坑东南部,正对内椁室。车马坑位于岩坑北部,残存独辕车四辆,每辆车由两匹马驾御,在2号车内出土有鼎、鬲、敦三件青铜礼器,这种现象非常少见。在棺室、器物箱、车马坑及殉人坑中共出土文物近200件(组),主要包括青铜器、玉器等。该墓年代为春秋中晚期。
二号墓是一座未完工的岩坑竖穴墓,分东、西两部分鞠倩伟。西部为东西向坑状遗迹,平面略呈梯形。东部为带明显二层台的坑状遗迹,其北二层台的东部有柱坑5个。
意义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规格较高、结构特殊、出土遗物丰富,是近年来东周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淘乐惠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如此高等级的墓葬位于易守难攻的崮顶,在岩石上开凿墓室,墓室与车马坑共建于一个岩穴中,都罕见和不见于以往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东周贵族埋葬制度的认识。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2014)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博物馆、上虞越窑青瓷发展研究中心
上虞的曹娥江流域位于宁绍平原的中部,是汉六朝时期窑业的生产中心,代表着当时最高的制瓷技术,并引领着中国成熟青瓷制瓷业的发展。禁山窑址的发现正是这一时期窑址的代表。它遗迹丰富、窑炉众多而保存完整、堆积丰厚、产品种类丰富、质量高超、时代延续时间长,代表了从东汉到三国西晋时期成熟青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尤其是东汉全新成熟青瓷类型及东汉至三国、西晋时期完整的窑炉发展序列的发现,更在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系列的考古工作再次证明了上虞的曹娥江流域是中国成熟青瓷的起源地与第一个烧造中心。
意义
从现有的考古证据看,浙江上虞不仅是汉代成熟青瓷最早出现的地区,同时也是汉六朝时期青瓷的生产中心,引领着制瓷业的发展,所以对该地区青瓷窑址的发掘与研究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尤其是在禁山发现的汉代、三国、西晋时期连续烧造的早期青瓷窑址,窑炉保存丰富而完整、产品质量高超、种类丰富、序列完整,是汉六朝时期典型的早期越窑遗址,在确定成熟青瓷出现,及其早期发展过程,早期青瓷生产技术和窑炉形态方面,均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属于汉三国时期考古、陶瓷考古和手工业遗存考古的新发现。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2015)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余杭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山东大学 南京大学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同时。2007年发现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后,新近又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该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证实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具有宫城、王城、外郭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完整都城结构。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结构保存最完整的早期都城系统。该水利系统位于由11 条人工堤坝连接山谷和孤丘组成。工程浩大,估算其总土方量即达260 万方。初步推测该系统具有防止山洪、形成水上运输网络和农田灌溉等多种功能。良渚的水利系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将中国水利史的源头上推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
意义
正如埃及的金字塔那样,古代的宏大工程往往超乎今人的想象,5000 年前良渚人的这一形式独特的水利工程显然也属于此类。影响范围上百平方公里、数百万方土方的劳动量、因地制宜的营建技术和方式,这一当时规模无可比肩的宏伟水利工程,足以改写中国水利史,也使我们毫不怀疑良渚社会的动员能力和组织力量。循着宫城-王城-外郭城-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顺序,对良渚文明的认识和视野也在一次次惊叹中扩大,“良渚王国”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2015)
发掘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昌市博物馆南昌市新建区博物馆
海昏侯刘贺墓园以海昏侯刘贺和其夫人墓为中心建成,总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条外藏坑和园墙、北、东门及其门阙等墓园的相关建筑构成,内有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海昏侯刘贺墓由墓葬本体及其西侧的一个车马坑组成,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通过对海昏侯墓周边5 平方公里区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
意义
刘贺是西汉一个身份独特、经历坎坷(从昌邑、长安到海昏,历经诸侯王、皇帝、列侯)的特殊人物,他的墓葬在幸运地躲过了盗掘之后公之于众。侯国城址,完整的墓园,完备的祭祀和陪葬体系,结构严谨、品类繁多、异常精美的随葬品以及珍贵的文献资料,使我们有幸可以身临其境般感受西汉高级贵族生前的奢华生活、身后的复杂葬制以及地方诸侯与中央的关系。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2017)
发掘单位: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济南章丘区焦家遗址发现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有夯土墙、壕沟、215座墓葬、116座房址等,随葬品常见玉钺、玉镯、陶高柄杯、白陶器和彩陶等,是目前发现的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该遗址可能是鲁北古济水流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处中心都邑性聚落,对探讨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内涵、聚落结构、更大范围的区域联系以及文明化进程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三万余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本次发掘出水文物包括属于属于张献忠大西政权的金封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和“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等。此外还有属于明代藩王府的金银封册、金银印章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铁刀、铁剑、铁矛和铁箭镞等兵器,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考古发掘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发掘过程中创新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次工作中志愿者全程参与考古发掘,在公众与考古之间搭建了桥梁。
参考:http://www.wenbao.net/shidakaogu/index.html

本期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啦~
大家在复习中有什么疑惑和问题
可以在菜单栏和历史消息里找找看
我们的文博考研交流(六)群:
894616759
(已经加过一~五群的就不要重复加群了哦)
欢迎小伙伴们进群交流~
笔芯
编辑:梖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