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票网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回眸系列一-福清企业家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回眸系列一-福清企业家




30年砥砺奋进,从一平方公里起步,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当年的一片荒滩坡地,逐步打造成为一座投资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齐全、主导产业链完整、经济总量颇具规模的国家级开发区。融侨开发区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一代代“融侨人”的汗水和心血。淘票网
30载历练结硕果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唤醒了福清这片沉睡的土地。

1987年,福清旅外乡亲投石问路,林绍良、林文镜两位侨领率先带领印尼工商考察团回融考察,并积极筹划 回融投资设厂。当时,福清县委、县政府经过统筹规划,决定在宏路上郑村规划1平方公里土地,成立“融侨工业小区”,便是今天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雏形,是福清市第一块改革开放的实验田。
1987年,第一家企业——冠源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融侨开发区由此迈出开发建设的第一步。“那时的上郑村就是一片荒坡地,杂草纵生,没路、没水、没电、没房,一切都从零开始。”据老一代融侨人介 绍,当初,福清除324国道(福厦线)外, 仅有一条18米宽的省道——大真线, 这是福清城区连接国道的唯一通道,也是工业小区所能依托的唯一的交通要道,水、电、通讯等其他基础配套设施一片空白,通讯工具仅靠手摇电话,拨打国际、国内长途电话,要到县邮电局甚至福州东街口邮电大楼排队等侯多时才能用上程控电话,生产生活用水靠机井、水井解决。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第一批“融侨人”凭着一股韧劲,踏上了艰辛而又光荣的创业历程。
在最初的10年间,第一代“融侨 人”采取了自我配套、自我完善、“引凤筑巢”、的措施,甩开膀子,真抓实干,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
1990年,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落户工业区,至此,融侨开发区已有27家三资企业入驻,掀开了工业区发展新篇章。

1991年,区内建成了10千伏6回路、输电容量达2.5万千伏安的电力供电网络,建成了日供水3万吨的东张自 来厂,安装了程控电话200对,融侨大酒店、融侨码头、外汇管理机构、金融等服务配套机构逐步完善,开发区基本具备了规模发展三资企业的条件。随着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福清洪良染织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冠辉食品企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在融侨工业小区落地并茁壮成长。全区累计落地三资企业达41家,当年工业产值就实现5.11亿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改革开放新热潮,融侨工业区成功获 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蓬 勃发展的又一个春天,规划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1997年,随着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拓展和壮大,融侨开发区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显现,“窗口、辐射、带动、示范”功能日趋显现,成为了福清乃至福州、福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

昔日的荒山、田野逐步被错落有致的厂区所取代,崎岖不平的乡间土路变成了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的市政 路网。
1997年至2007年,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快速发展的10年。特别在2000年以后,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进 入了创业发展的“快车道”。按照“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完善一片,收获一片”的原则,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了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了竞争力,新入户企业络绎不绝。
2006年,开发区又规划建设光电科技园。一期引进了捷星显示科技等20多个高科技项目入驻,成为开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截至2007年底,区内累计批准企业557家,总投资37.8亿美元,累计创产值3004亿元,上交税金57.16亿元。全区当年工业产值实现523亿元。
从2007年至2017年,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以稳健的步伐,描绘出发展新画卷。这10年间,“融侨人”用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压力,在最艰难的经济大环境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要求,以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调结构、促转型,着力开展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垒大园区主导产业,引进了投资300亿元的京东方8.5代面板项目入户融侨开发区光电园二期,为开发区注入新的“血液”,为实现千亿产业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30年的砥砺前进,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软硬条件日臻完善。走在融侨开发区中,绿树成荫,厂房林立, 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崭新的宿舍区,生机勃勃的科技园……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至2016年,全区共有在产工业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1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23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843.21亿元。2017年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45.64亿元。随着京东方、东旭光电等项目陆续投产,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将向千亿迈进。
百万 “融侨”聚力量
“融侨”,把“侨”字直接嵌入名称中,这是全国唯一以“侨”命名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融侨”既诠释了融籍华人华侨在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又体现了福清的“侨乡”特色。
1987年,冠源轻工制品有限公司落户,掀开了融侨开发区建设序幕。由于受制于资金不足、物质匮乏、环境设施不配套、业者投资顾虑诸多因素,开发区初期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到 1990年,开发区仅落户27家三资企 业,主要涵盖塑胶、制鞋、服装等劳动 密集型企业,由于部分企业效益不理 想,一些投资者产生了观望情绪。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海外华侨再次发挥出他们善闯敢拼特 质,毅然投资参股,甚至破天荒采取“盈有份、亏不赔”的合作方式,以稳定和增强客商的投资信心,使得开发区度过了艰难的时期,翻开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印尼、新加坡、美国、日本、南非、欧洲等世界115个国家的78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和移民纷纷回融,或慷慨捐资,或投资设厂,或穿针引线,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
一时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流向福清,注入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成为“令世界向往的投资热土”黄定宇。一个个大项目落地,一个个新厂房动建,一个个新产品横空出世……如何把外资企业的发展与福清的兴旺繁荣统筹兼顾,形成合力推动福清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历届领导探索 的问题。创区初期,决策层就提出“以侨引台、以台促侨、侨台联合”的招商引资方针,创造性提出“稳定、开放、开明、守信”方针,吸引外资。提出“先予后取”、“先上后理”的理念,实行“五带七自”的方针,投资者带资金、带技术、带设备、带市场、带原料,自定项目、自择厂址、自主设计、自招基建、自找伙伴、自聘员工、自主管理的灵活措施,努力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营商环境,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 住、干得好、发展快,有力地支持了开发区的发展。
一些企业投产不久便初见成效,侨商们或扩大规模,或开发新项目,或带来亲朋好友前来考察,招商引资热 情空前高涨。至今,开发区已吸引了印尼、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芬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家在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业。
30年来,一代代“融侨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将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一平方公里起步,打造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为“大福清”的建设,添砖加瓦。